司法長許宗力出席「司法改革重點成效記者會」,並做專題簡報。廖瑞祥攝
司法院、行政院今天聯合舉辦「司法改革重點成效記者會」,司法院長許宗力大談他一手催生的「國民法官新制」,他公布截至8月23日為止,各地院共收案53件,已累積5件宣判,他並透露,司法院預期今年將有破萬名民眾會以「候選國民法官」身分到法院參與遴選,而其中逾千人將以國民法官(含備位)身分全程參與審判過程。
根據司法院統計顯示,目前各法院受理的國民法官案件為53件(統計至8/23),全台灣收案量最大的冠軍為台中地院的10件,新北地院以9件居次,再來為台北、士林、新竹及高雄地院以各收4件同列第三名。此外,桃園、苗栗及台南地院各收3件,居於第四名。
根據統計,彰化和橋頭地院目前各有2件國民法官案件,南投、雲林、屏東、基隆及金門等5個地院也各有1件。目前還「未開張」的法院包括宜蘭、花蓮、台東地院等「東部連線」,嘉義、澎湖和連江地院目前仍然掛零。
國民法官模擬法庭宣誓就職。資料照。士林地院提供
許宗力向來緊盯國民法官新聞,當他在記者會上提及各法院收案53件、已經宣判5案等數據時,他還神來一筆,突然提到「最新的判決就是金門地院判的酒駕致死案!」他說,國民法官制度讓人民參與重大刑事案件審判,可讓判決視角更多元,促進國民和法院之間相互理解。
許宗力強調,國民法官制度目前還在第一階段,只受理「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的案件」,第二階段將於2026年1月1日開始實施,受理的案件將擴及「最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的案件」。
他今天也加碼公布司法院的預估值,評估今年可能會有超過1萬個民眾會以候選國民法官的身分到法院參加選任程序,然而也將有超過1千名民眾會以「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身分,全程參與重大案件的刑事審判。「史上規模最大的白話文運動、刑事訴訟制度的地殼變動,已經開始!」
而媒體事後提問許宗力,司法院原先預估年收案約300件,但截至目前只收了53件,是否與預估值差距太大?
許宗力耐心解釋數字出現落差的可能原因,強調司法院是根據以往的收案判決紀錄做預估,可能的原因出在,或許檢方趕在國民法官新制上路前提前送審部分案件,或檢方在國民法官新制上路後,為了因應新制,更謹慎地進行調查和起訴,因此尚未凸顯出應有的數據。「不過,今年還沒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