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15:26
日本已經成為台灣民眾出國首選,航班多、航程短,讓不少民眾只要有假期就往日本衝,但也對日本當地造成觀光公害,尤其近期「租車自駕熱」也讓不少民眾體驗更多元的日本景色,但是台灣三寶的駕駛習慣,造成日本當地的交通事故頻傳,甚至還被新聞台製作成專題特別報導,提醒民眾若出國自駕,一定要事先了解當地的交通規則。
2025-09-18 13:56
台北市政府13日起動工拆除公館圓環、填平地下公車道,交通壅塞問題浮上檯面,藍營立委羅智強、徐巧芯雖強調「交通順暢」、「只是在等紅燈」,不過昨日(9/17)卻有網友直擊永福橋、羅斯福路公車大排長龍的畫面,痛批政治人物刻意誤導。台北市新建工程處今日(9/18)證實,昨日下午因廠商未依交維計畫,擅自封閉車道進行灌漿施工,導致短暫塞車,現場已勒令停工,後續將依契約裁處。
2025-09-18 13:52
藍白通過的《財劃法》因公式出包,導致345億元分配不出去,地方預算減少,由於捷運信義線東延段即將完工通車,外界關心是否會受到影響,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他會和台中市長盧秀燕、高雄市長陳其邁,希望中央能夠給予地方原本就已經核定的捷運補助。
2025-09-18 08:55
台北市政府周日凌晨開始拆除公館圓環,交通是否壅塞引發關注,市府表示施工期必然造成車流回堵,藍營立委徐巧芯則說「只是等紅燈」,立委羅智強更喊「大翻車、交通順暢」,網友拍下公車大排長龍的畫面,揶揄:「以為是國民黨造勢來了一大群遊覽車,喔,你們只是在等紅燈而已」。
2025-09-17 19:58
昨天(9/16)合龍的淡江大橋,預計明年5月12日通車,但新北議員爆料交通部已經把「淡江大橋」拿去申請商標,質疑「難道以後民眾賣車輪餅、蛋糕,上面印淡江大橋,還要送交通部審查?」對此,公路局坦言,申請商標前未跟負擔三分之一經費的新北市政府討論,但強調商標回饋公共服務。新北市府表示,若商標通過,不排除依商標法第48條提出異議。
2025-09-16 15:41
美國女醫師文茉恩(Tiffany Moon)日前分享旅遊經驗,表示先前她帶著英國知名精品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包包登機時,卻被安檢人員以裝飾具攻擊性為由攔下,幸好當時有當地朋友及時趕到機場並將包包接走,才讓她順利登機。
2025-09-16 15:16
高鐵自22日起實施全新車廂管制措施,為落實車廂寧靜,手機必須調為靜音,乘客看影片、聽音樂需配戴耳機,違者若經勸導不聽,恐被直接趕下車,引起日媒《每日新聞》驚呼,這項規定「比新幹線還嚴格」,日本網友也喊話「日本也該跟進」、「要求對不遵守規則的人進行嚴厲處罰」。
2025-09-16 14:26
淡江大橋今天(9/16)上午11時正式合龍,預計明年5月可以通車,未來連接淡水、八里兩端,全長約920公尺,主橋塔高約211公尺(相當70層樓),跨距達450公尺,是世界上最長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事實上,淡江大橋創下「6大不可能」,甚至還要跟台積電搶焊接工,施工單位也揭開這項歷史性地標的背後秘辛。
2025-09-16 13:37
全台矚目的淡江大橋於今天(9/16)舉行合龍儀式,預計明年5月12日通車。淡江大橋完工後會是全球最大跨距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更是知名建築設計師札哈哈蒂的遺作,備受全球建築迷關注。總統賴清德、交通部長陳世凱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均親自出席,陳世凱說淡江大橋是台灣的驕傲,也將是新國門,通車後行車時間可縮短25分鐘,明年5月將舉辦路跑、雲門舞集表演等藝術季通車慶祝活動。
2025-09-16 10:14
北捷板南線9月16日上午8時,府中站往南港方向列車故障,尖峰時間月台人潮擠爆。北捷表示因異物卡住車門,導致車門無法順利關閉,行控中心依SOP處理,請乘客改搭下一部列車,並調度列車加強疏運人潮,目前班距已臨時調整。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