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微量萊克多巴胺豬腳入台!食藥署:依現標準吃一輩子也不會超標

    2025-05-05 19:39 / 作者 游騰傑
    食藥署署長姜至剛今(5)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澳洲進口豬腳檢出微量萊克多巴胺事件,強調食安為優先考量,呼籲民眾安心。游騰傑攝
    食藥署近期首度公布一批來自澳洲的豬腳,發現其中含有微量的萊克多巴胺為0.001ppm,雖然該數值在標準值0.01ppm之內,且遠低10倍,但仍引發民眾恐慌。對此,食藥署長姜至剛今(5)日召開記者會,強調將秉持食安優先的原則,並表示未來將繼續維護國人食品安全,且不會提高合格業者的查驗抽批比例,也不會公布產品流向。

    根據食藥署的統計,自進口豬肉與豬雜碎邊境報驗開放以來,已檢驗超過2.5萬批豬肉產品,其中僅有一批檢出微量的萊克多巴胺,且濃度未超過規定的安全標準。姜至剛指出,該批豬腳的萊克多巴胺含量在標準容許範圍內,且未出現不合格產品,所有市售進口及國產豬肉產品的抽驗結果也均為合格。

    姜至剛表示,食藥署依據科學分析原則,結合膳食風險評估,並參考國際標準設定容許值。他強調,按照現行標準,即使每日食用,一輩子吃都不會超標。此外,政府已加強邊境查驗及市場稽查,保證食品安全。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補充說明,目前食藥署對進口豬肉的邊境查驗採取隨機抽批方式,檢驗比例為2%至10%。對於不合格的產品,會提高查驗頻率。

    此外,針對外界擔心此次萊豬事件是美國萊豬輸台的敲門磚,姜至剛強調這一論點是「不可想像及不存在」。至於進口業者要自行送複驗,他表示,沒有特別的評論,但尊重他們對於行銷或商業上的行為策略。

    食藥署統計,110年至114年3月間,食藥署專案查核豬肉及其可食部位標示約30萬件,查獲111件不合格,共裁處352萬元整。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