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在德國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的化工設施,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廠。長年以來,巴斯夫都仰賴廉價的俄國天然氣進行營運,這些天然氣有些變成化工廠的能源,有些則是化工廠的重要原料。如今在俄國可能對德國「斷氣」的狀況下,巴斯夫必須開始考慮幾個月前還無法想像的行動:如何關閉這個化工設施。
《華爾街日報》報導,巴斯夫執行長薄睦樂( Martin Brudermueller)在4月就警告說:「長話短說,短期內我們無法找到俄國天然氣的替代品。」
德國在俄國2月底全面入侵烏克蘭,開始制裁俄國前,有55%的天然氣來自俄國。如今,德國已經把對俄氣的倚賴程度降到35%。但是在德國準備全面關閉核電廠,也準備停止使用燃煤發電的情況下,德國的能源需求就只能仰賴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或是燃燒天然氣發電,能源需求一時很難有替代品,使德國對於俄國斷氣尤其敏感。
巴斯夫在德國中部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設施,是由約200座工廠結合起來的龐大設施,是全球最大,廠區內的道路綿延近100公里。該設施估計耗用全德國4%的天然氣。巴斯夫估計有60%是用來發電、發熱,其他則是用作化工原料,生產出阿摩尼亞、乙炔等重要基本化工原料。
專家指出,如果巴斯夫的路德維希港設施關廠,影響的不只是德國,而將是全球性的供應鏈擾亂。阿摩尼亞是生產肥料的必備重要原料,而乙炔是生產塑膠製品的關鍵原料。這些基礎的原料要是停產,勢必對已經吃緊、陷入供應不穩的各種商品供應鏈,造成進一步的重創。
在路德維希港的巴斯夫廠區中,有兩座非常龐大的裂解高爐,占地達13個足球場大。這兩座裂解高爐耗用天然氣,裂解石腦油(naphtha),成為其他的基礎化工原料。巴斯夫估計,如果天然氣供應量還能有高爐耗用量的50%,那高爐就可以繼續運作,供應量一旦低於50%,就必須準備停爐。更糟的是,如果缺氣是突然降臨,緊急停爐將會損害管路、設施。
德國在23日已經宣布進入天天然氣供應緊急狀態,嚴重程度是三級分類的第二級,原因是俄國對輸往德國的主要天然氣管道「北溪一號」減供60%。德國已經在準備俄國「全面斷氣」的狀況,一旦俄氣停供,德國的缺氣緊急狀態升至最高級,各廠將面臨嚴峻的天然氣分配供給制,並且將須大幅減少耗氣需求。
這樣的減氣狀態可能終將迫使巴斯夫的龐大化工廠停工,也衝擊全德國的化工業。德國化工業耗用的天然氣是個製造業中之冠,德國化工協會VCI表示,德國化工廠每年需要135兆瓦小時(terawatt hours)的天然氣,就算在怎麼節省,也只能省下2到3個兆瓦小時,需求非常緊繃。
在德國與歐洲面臨營運困境時,巴斯夫把目光投向全球化供需求增長最迅速的中國,已經投入100億美元(約2,964億台幣)在湛江興建化工廠。但是轉移產能到中國需要時間,而巴斯夫面臨的是幾個月內就會看到的危機。同時,不國也已經在重新思考對中國的經貿倚賴關係,尤其是在中國政府不願意譴責俄國侵略烏克蘭,以及中國在亞太地區航運要點日益張牙舞爪的軍事企圖心,讓德國覺得需要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