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土耳其人靠「毛」致富!全球最高級的「鑽石纖維」安哥拉山羊毛

    2021-08-13 12:15 / 作者 蔣佩庭

    圖片
    從安哥拉山羊(圖)身上取得「馬海毛」並予以加工,16到18世紀間為安卡拉人創造許多工作機會,曾是鄂圖曼帝國最重要出口收入。圖攝於4月16日。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安卡拉攝 110年8月12日




    原產於安卡拉的安哥拉山羊生產舉世最高級動物紡織纖維原料之一,還意外地為南非開創蓬勃產業。土耳其現在反而得重新開始,希望照射出鄂圖曼帝國時期曾經色彩斑斕的那道榮光。



    馬海毛(mohair)是什麼,跟馬或海馬有關係嗎?



    有人形容馬海毛毛衣「比擁抱更暖、比親吻更軟、天然立體色澤閃閃發光」。蘇格蘭一家織襪品牌業者稱之介於棉和羊絨之間的「鑽石纖維」。「富比世」(Forbes)雜誌說它擁有「耐磨材質和亮麗光澤,兼具柔軟」。



    馬海毛其實是對安哥拉山羊(Angora goat)被毛的專稱。安哥拉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古名,它的原產地不言自明。當代土耳其學界研究發現,「馬海毛產業」16到18世紀間為安卡拉人創造許多工作機會,曾是鄂圖曼帝國最重要出口收入。



    由於它是全球市場上最高級動物紡織纖維原料之一,時至今日,奢華的屬性使得馬海毛常跟時尚和潮流劃上等號,創造了可觀的外匯收入,但是原產地土耳其卻沒有同蒙其利。



    養羊人柯克薩爾(Mehmet Koksal)家族是專業養羊人家,他祖父開始在安卡拉省的丘陵地養羊,家族目前在阿亞許縣(Ayas)、巴倫縣(Baglum)等地飼養大約4000隻安哥拉山羊。



    他指出,1959年土耳其飼養的安哥拉山羊總數創歷來之最達600萬隻,占全球8成;年產1萬噸馬海毛原料也在土耳其進行加工。但是產業景氣每下愈況。



    「隨著森林法立法,以及各種人造纖維相繼問世,有較便宜衣著選項,導致產業變化很大。」柯克薩爾告訴中央社記者:「森林法禁止在森林中飼養動物,造成生產環境改變極大,羊隻數量越來越少,(土耳其的)馬海毛產量也就沒有之前多。」




    圖片
    安卡拉克孜勒賈哈馬姆公共教育學校設置工作坊,教導婦女依傳統方式,運用取自安哥拉山羊的馬海毛織布。圖為一名婦女5月20日在工作坊作業。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安卡拉攝 110年8月12日




    柯克薩爾說:「他們過去販售馬海毛的時候有計算過,一公斤馬海毛與一公克黃金等值,曾經依照金價在販售,帶來可觀的收入。」



    馬海毛可能是人類使用的最古老動物纖維之一。安哥拉山羊最原始棲地據說在西藏。對馬海毛最早記載有一說是它曾出現在3400多年前舊約聖經出埃及記中。但經文提到的「山羊毛」是否就是馬海毛已不可考。



    3位土耳其學者2019年撰文指出,西元前20世紀西臺文明(Hittite)古物曾使用馬海毛作原料,是它在安納托利亞出現的最早紀錄。



    安卡拉農業當局1940年出版的調查指出,13世紀突厥游牧民族把安哥拉山羊帶進安納托利亞,牠們適應了當地的氣候和環境。經數世紀繁衍,當時的旅遊書歸結出,安哥拉山羊生活在土耳其兩條大河克孜勒河(Kız ılırmak River)和薩卡里亞河(Sakarya River)之間,大抵就是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



    17世紀鄂圖曼帝國旅行家切雷比(Evliya Celebi)則明確寫下安哥拉山羊就是生長在安卡拉省,強調他在其他地方沒有看過這種動物。切雷比曾於1648年行旅安卡拉省。



    安卡拉省的馬海毛合作社(Tiftikbirlik)網站指出,mohair一詞源自鄂圖曼語mukhaya,意思是「閃亮羊毛製成的衣服」。官網指出,14、15世紀伊斯蘭教著名蘇菲派詩人哈吉拜拉姆(Haci Bayram Veli)用馬海毛織出的布料質地像絲一般,獻給鄂圖曼帝國蘇丹。



    蘇丹知道馬海毛的價值,長達數個世紀禁止出口安哥拉山羊,直到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叩關才被迫解禁,首批安哥拉山羊於1838年抵達南非。儘管蘇丹下令上船之前先將12隻公羊絕育,但唯一的母羊居然奇蹟似地在航程中產下一頭小公羊。上船之前就已受孕的母羊意外地成為南非馬海毛產業蓬勃發展的濫觴。



    美國德州後來也成為產業重鎮。1860年當地一頭安哥拉山羊要價1500美元,甚至秤重以等值銀價販售。



    據土耳其海關和貿易部統計顯示,2012年全球馬海毛產量為:南非2320噸、賴索托770噸、阿根廷600噸、美國210噸、土耳其190噸、澳洲160噸、紐西蘭50噸,其他國家共300噸。相形之下,原產地土耳其的產量黯然失色。



    安卡拉養羊人柯克薩爾說,政府發現安哥拉山羊數量一天比一天少,2006年終於開始支持繁殖計畫,「政府也不希望安哥拉山羊從安卡拉消失」。



    中央社記者於4、5月間分別走訪距安卡拉巿區車程約一個半小時的古杜爾縣、阿亞許縣,起伏丘陵中可以看到一群又一群正在吃草的安哥拉山羊成羊。



    像古杜爾縣(Gudul)博伊阿惹村(Boyali)養羊人圖費克吉(Mehmet Tufekci)就說,村子裡有10到15 戶人家一共養了1萬5000隻到2萬隻安哥拉山羊。4月採訪時,他養了500隻公羊、400隻母羊、260隻剛出生的羔羊。4月開始進入安哥拉山羊的生產期,他現在想必擁有更多小羊了。



    「這樣的努力開始奏效,養羊收入慢慢提高,養羊事業開始恢復。」柯克薩爾表示:「目前土耳其約有6萬隻安哥拉山羊。有了如此願景,我期盼羊隻數將會越來越多。過去7、8年來我們致力提升品質,每年都會進行選種,現在已經找出真正具競爭力的馬海毛品質。」



    「唯一問題在於巿場行銷」,柯克薩爾這麼認為。



    不過事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政府銳意重振馬海毛產業,但是用馬海毛製作毛線和編織布料的傳統技藝早就失傳了數十年。



    為了找出製作好品質毛線和織布的方法,距安卡拉巿中心約一小時車程的安卡拉克孜勒賈哈馬姆公共教育學校(Ankara Kizilcahamam Halk Egitim Kurslari)耗時數年拜訪耆老和蒐集資料。



    「我們決定在公立學校裡教學,於是到村子裡跟老人家請益,認真地研究了將近3年,終於找出傳統做法,科學地記錄下製作織品方法並出書保存。」學校經理哈扎(Gurkan Hazar)告訴中央社記者:「我們熬過了最艱難階段,找出11、12道不同的製作過程。我們現在終於可以自己製作織品,將馬海毛穿在身上。」



    哈扎表示,鄂圖曼帝國時期曾廣為產製用馬海毛編織的布料,品質非常好,冬暖夏涼而且不會造成過敏,是非常有益健康的布料。




    圖片
    馬海毛是對安哥拉山羊被毛的專稱,可能是人類使用的最古老動物纖維之一。圖為土耳其安卡拉省一名農婦4月16日抱著飼養的安哥拉山羊羔羊。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安卡拉攝 110年8月12日




    埃爾圖爾克(Zekiye Erturk)在這所訓練技能為主的學校裡擔任手工藝教師。她表示,學校已經訓練7名種子教師,設置工作坊,有20名婦女參與學習計畫,「羊毛編織非常困難,線很容易斷掉,必須非常有耐心。新生得先學棉織7個月,才開始用羊毛編織」。



    她說:「若真主應允,我們將會生產很多馬海毛編織的布料。我們要一直做下去。」





     


    蔣佩庭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