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張重啟核三。圖為核三廠外觀。吳馥馨攝
國民黨立委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林思銘、馬文君、游顥罷免案將在8月23日投開票,同一天還有全國性的核三重啟公投。國民黨今(17日)表示,核三延役,不只是能源問題,更是國安與經濟問題,呼籲公投投下同意重啟核三,讓台灣回到穩定能源正軌。
國民黨今透過臉書表示,自今年5月核三廠2號機停機後,台灣正式進入「零核電時代」。結果是什麼?能源結構失衡、電價漲聲不斷、產業投資信心動搖。所謂「核廢料沒地方放」非事實,事實是目前台灣的核廢料皆存放在核電廠廠區內,採用國際認證的「乾式儲存」技術,可安全保存至少40年,並有完整安全防護。芬蘭、瑞士等國的最終處置場已與台電簽署合作備忘錄,技術與規劃皆可行。政府應加速選址與工程進度,而不是用「放你家」的恐嚇語言誤導民眾。
至於核三延役僅供應3~5%電力?為什麼現在必須延役?國民黨說,事實是未來5年,AI、高科技與製造業將讓台灣電力需求增加13%以上。在AI資料中心與高耗電產業用電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這3~5%的電力是穩定、不受天候影響的基載電力,能減少對燃氣與燃煤的依賴,降低空汙與碳排。
國民黨分析「國際趨勢」,包括美國66座核電廠延役40年,日本14座核電廠重啟、8座核電廠延役60年,法國現有核電機組壽命延役超過60年,英國最老4座核電廠延役20年,加拿大Bruce核電廠翻新、預計延役38年,芬蘭Lovilsa核電廠延役23年。
國民黨說,核三延役,不只是能源問題,更是國安與經濟問題。8月23日兩票關鍵,投下「同意重啟核三」,讓台灣回到穩定能源正軌,投下不同意罷免,守住優質立委與理性監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