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舉行「百人連署挺核三.穩定台灣乾淨未來」專家學者連署記者會。廖瑞祥攝
台灣民眾黨今(17)舉辦 「百人連署挺核三·穩定台灣乾淨未來」專家學者連署記者會,邀請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前交通部長賀陳旦等各界產官學專家,一同揭示由238位跨領域專家所簽署之「支持核三延役公投連署書」,共同支持在「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的前提下,延長核三廠運轉年限,作為能源轉型過渡期的關鍵穩定力量。
民眾黨今上午舉辦「百人連署挺核三·穩定台灣乾淨未來」記者會,包括童子賢、賀陳旦、國立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核三廠前廠長張學植、江明昆、林榮宜、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副教授趙麟等各界產官學專家,及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立委張啟楷、陳昭姿、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及各領域專家學者共襄盛舉。
童子賢、梁啟源、蕭代基,與多位核三廠前廠長作為發起人,發起「支持核三延役、穩定供電未來 ——邀您8月23日投下關鍵一票!」連署,號召跨領域專家學者發聲,齊聚經濟、法律、能源、政治、國防、工程、企業界學者及專業人士共238位專家學者,共同支持在「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的前提下,延長核三廠運轉年限,作為能源轉型過渡期的關鍵穩定力量,透過「理性專業」的政策論述與「跨界連署」的象徵行動,呈現對核三延役的務實期待與集體共識,向社會傳遞明確訊息:「核三延役並非意識形態之爭,而是為台灣穩定供電、能源自主、與產業未來所做出的關鍵選擇。」
童子賢從高科技產業發展角度出發,列舉美國賓州跟日本都曾經歷核災,但兩國都沒有放棄使用核電,賓州不但克服了核災陰影,更與跟微軟簽約發電「這就是科學、理性、務實,戰勝了虛無飄渺的流言跟恐懼。」尤其致力發展AI科技的Open AI、Google、微軟、Meta、Amazon都在投資能源,就是因為「算力即國力」,影響美國算力的因素,除了要跟台積電購買晶片之外,其次就是得在美國本土籌備很大的能源中心「那台灣為什麼要落後呢?」
童子賢強調,台灣走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前端、成為產業鏈關鍵,包含台積電、許多製造業及工業,用電量雖大,但台灣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本來就仰賴這些電,所以不要遲疑「供應足夠的電、供應足夠不排碳的電,本來就是先進國家的象徵」,童子賢認為台積電未來兩年,兩奈米領先全世界的先進晶片,「當產業替我國帶來更大的競爭力時,台灣卻計較能不能給它一點點的電?」因此期盼政府能更積極,把先進科技的基礎環境佈局,包含人才、能源完備,保證台灣的產業競爭力能繼續延續十年以上;如果政府還是擠牙膏式,說一動做一動,這樣台灣將一直在懸崖邊緣,期盼台灣能有正確的能源政策,讓經濟繼續繁榮、民生繼續富裕。
賀陳旦則表示,停用核電改以天然氣取代,同樣會有碳排問題,因應當今減碳淨零的趨勢,「碳排多,在全世界來講,我們就是後段班」且考量國安,台灣必須重回能夠自給自足、單獨的能源供電,也就是核電。賀陳旦呼籲大家靜下來思考,台灣作為海島國家,能源要能夠穩固,必須多元發展,而核電應是更好的選擇。
梁啟源表示,當年蔡政府提出非核家園時,就已有許多學者對急轉彎的能源政策提出疑慮。根據供電指標,電力備轉容量低於10%即有供電疑慮,民進黨執政這幾年,再生能源比重提高,白天有太陽能支撐,但夜晚備轉電力急速降低,經計算,過去一年,備轉容量不及10%的天數共計119天,其中有34天低於7%、有3天低於5%,未來電力短缺將更加難以預期。
張學植說,政府讓能夠產出400億度電的核電廠停轉,以僅能產233億度電的光電與太陽能取而代之是遠遠不足的,而間接導致的是電價一路飆漲,他也呼籲年輕人8/23踴躍出來投下同意核三延役票,一定要勇於爭取自己想要的健康且長遠的未來。
黃耀輝批評政府能源政策謬爛,導致電價高昂,讓人民當冤大頭,若讓核電廠延役,能夠至少年增六百億度電,每年能替台電節省約一千億支出。他也疾呼,要求政府盡快讓核能延役、同時降低再生能源的購入成本,這才能讓全體國人受益。
張延廷則從國防軍事韌性角度出發,直言「電力就是戰力」,舉凡情報、偵查裝備都需要用電,若沒有足夠電力能使用,幾兆元的軍事裝備就形同虛設。張延廷批,政客想矇騙人民、稱核能不安全,只因為想從光電綠能產業撈錢;多元的電力來源,就能確保作戰力,核能發電非常重要。
莊凱任從公共健康層面出發,他表示,核電廠關閉,全台空氣品質標準持續超標;而台灣四大死因之首包括肺癌,便與空氣污染息息相關。趙麟則說,從地緣政治來看,石化燃料的來源穩定性和價格浮動,對台灣是一大挑戰;民進黨反核,卻未能對這個議題提出明確回答。其次,核能若能延役使用,其成熟的監管制度,能夠幫助他國,有助於提升台灣國際地位,也是台灣加入國際社會的先驅與優勢。
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致詞呼籲,823支持核三延役,要用更大的民主,為台灣找尋新出路。白委張啓楷表示,重啟核能得以降低成本,還給台灣便宜、乾淨、穩定的電力。陳昭姿表示,823核三延役公投攸關國家安全、經濟發展,並且讓全民重新決定政策能源方向;同意核三延役,不讓賴政府的神主牌綁架國家未來,也為後代多留一條路。藍委翁曉玲表示,舉辦核三延役公投,就是要讓政府知道,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只要全民同意重啟,賴政府就必須順從民意,要求台電重啟核三廠。
本次連署發起人包括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台灣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中央研究院經濟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資深媒體人郭正亮、前科技部部長徐爵民、前原能會主委蔡春鴻、前立法委員高思博、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創辦人李永然、台科大酷點校園董事長黃丙喜、前大使/國立清華大學副教授趙麟、前空軍副司令/清華大學教授張延廷、台灣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前核四廠長王伯輝、前核二廠長林文昌、前核三廠長林則棟、核四強化安全檢測小組外部專家蔡維綱、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 。
連署人包括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前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前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前原能會主委蘇献章、前公平會委員顏廷棟、前NCC委員何吉森、前原能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局長黃慶村、前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國立清華大學前副校長周懷樸、國立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退休特聘教授李敏、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特聘教授張學聖、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特約講座教授楊泰順、國立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教授廖達琪、前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杜震華、國立中山大學政經系教授辛翠玲、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兼任教授周南山、臺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徐世勳、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江明修、義守大學財金系教授李樑堅、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高銘志、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張其祿、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教授楊智傑、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中舜、前立法委員高思博、前大使周台竹、海軍前艦長黃征輝、前台電公司董事長陳貴明、核三第四任廠長陳布燦、核三第六任廠長張學植、核三第七任廠長江明昆、核三第八任廠長林榮宜、前核四廠廠長劉宗興、台電前核安總稽查王琅琛、前核一廠長蔡正益、前台電發言人林德福、台電核安處副處長陳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