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10:33
新青安政策在2023年8月正式上路後,成為不少預售屋的行銷手段,吸引不少首購族、年輕族群先後進場,然而,近日一名5寶媽因銀行所給的貸款成數不足,恐面臨解約問題,引發熱議。專家表示,購買預售屋如同買基金、股票一樣,都存在風險,處理預售屋貸款有方法,相對要承擔較高的利率,購屋終究是一筆花費很大的金額,但切勿「掐得剛剛好」,不留給自己餘裕的空間,不只是房產,面對人生都不該如此。
2025-08-10 07:35
新青安房貸上路滿兩週年,這項原本用來助攻年輕人輕鬆購屋的優惠貸款,曾讓房市一度陷入瘋狂,未料,在銀行滿水位的壓力下,讓不少首購族陷入貸不到款、資金卡死的窘境…
2025-08-04 09:57
受到央行打炒房政策、國際情勢影響買氣等影響,近日國內房市降溫,先前陸續傳出有花蓮、嘉義、桃園建商週轉不靈,甚至面臨倒閉危機,近日再傳出台中某知名建商因資金周轉困難,宣布即日起全面暫停所有工務所工程施工。
2025-05-11 07:40
全台屋齡逾30年以上的建物有516萬戶,老屋重建議題備受關注,而危老條例將於2027年5月落日,其中,時程獎勵正式在今年5月11日全數歸零,內政部確定時程獎勵改以規模獎勵替代,而危老條例擬從適用範圍、容積獎勵機制、程序簡化等面向修正。不過,專家認為,危老重建衍生小基地的「紙片屋」,讓市容新舊建物紛雜,且超值的容積獎勵,反讓老屋放緩重建,應思考退場機制,回歸到都更條例。
2025-04-13 07:10
位於陽明山上的別墅過去被視為風水寶地,曾經不少政商名流爭相競逐,即便房市低迷,仍具保值抗跌,不過,去年底出現一筆65折價格,就連仰德大道旁的圍牆上,也掛出多筆待售的物件,是否意味著「豪」日子過去了?專家分析,受到豪宅市場型態轉變、土地開發限制,以及部分屋主長居海外,缺乏名人加持等因素,使得豪宅熱度逐漸退燒。
2025-01-01 07:00
展望2025年,專家認為,房市將從「飛龍在天」變成「杯弓蛇影」,市場需要時間消化利空,建商或營造商已經申貸土建融,也無法延遲推案,在價格攀高的情況下,恐怕不容易成交,預估整體市場呈現「量縮、價震盪」,尤其注意兩種區域下修的幅度會較為劇烈,不過,新青安房貸將於2026年7月落日,有機會在2025年下半年掀起新一波搶搭潮。
2024-08-24 07:40
為了抑制房市,回顧2020年底迄今,央行連續祭出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效果似乎有限,市場更低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本次的道德勸說,卻引發史上最嚴的限貸令,反而引發市場恐慌...
2024-05-22 15:21
國內不動產估價師開業人數不到500人,要負責各種案件,使得估價助理員扮演重要角色,為了讓估價師助理更有保障,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5/22)審查《不動產估價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大專院校畢業有修畢不動產估價等領域相關課程10學分都能從事此工作,現行已協助估價師實際執行業務滿2年的在職員工,也能夠直接成為助理員。
2024-04-06 07:50
繼承「等房」其實有很多問題藏在裡面,究竟是資產還是負債,是獨得還是共同持有,都要看仔細。
2024-04-06 07:40
在通膨吃掉薪資、追不上物價的情況下,房價近年又持續創新高,根據官方統計,去年的繼承移轉棟數創下有統計以來新高、超過7.7萬棟,不少年輕人乾脆選擇當「等房族」。專家提醒,在自食其力越來越難,且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下,繼承「等房」是一個趨勢,只是部分房屋受限區位和房型,放到現在發展性變差,自主性和增值性大打折扣,影響房屋的保值性。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