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常會叮嚀準新娘:「千萬不能吃自己的喜餅。」到底為什麼?難道是因為吃了會……台灣還有哪些跟喜餅有關的趣味習俗?一起來看看!
1.板橋開璽餅店的六色禮餅,甜鹹口味兼具。2.台北大稻埕老字號餅店十字軒產品-米香。3.十字軒產品-綠豆餡餅(綠豆椪)。
「因為會把喜氣吃掉!」詢問幾位阿公、阿嬤,這是最普遍的答案。
另一種解釋是:圓形的中式大餅,象徵圓滿。新娘吃了,餅缺一角,恐怕「幸福會缺席」。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中餐廚藝系助理教授林致信的解釋很有趣:「新娘吃自己喜餅會被親友譏笑,稱她大面神或貪吃鬼,意思是不害臊、不夠客氣。因為自己的喜餅,是要分贈親朋好友的,自己吃一塊,就少贈送一塊,不太有禮貌。所以,貪吃的新娘子只好在訂製喜餅試吃時多吃一些囉。」
除了「大餅」,傳統喜餅還會附一塊圓圓扁扁的米香,看起來超不搭嘎,其實和俗諺有關。
林致信說:「台灣有句俗諺『呷米香,嫁好尪』,指吃了米香,就能嫁個好老公。」
狀元餅?聽起來就是中狀元在吃的,應該跟考試有關,怎麼會放在喜餅中?
林致信解釋:「人生兩大囍事,中狀元和洞房花燭夜。中狀元是大登科,洞房花燭夜是小登科。結婚吃狀元餅,除了慶祝,也表示希望夫婿將來中狀元。」
平日吃的點心綠豆椪,也是中式喜餅的常客。
不過,「綠豆椪製作時,表皮沒有搽蛋黃,出爐後一片白。為了討吉利,餅皮上會蓋紅印章。」林致信說。
為了感謝女方的父母,把女兒教養得這麼好,嫁到男方家。所以,習俗上男方出餅錢、訂餅,再由女方分送親朋好友。
古早人送喜餅有兩大指標:數量多,餅要大。
林致信說:「農業時代,很少有機會吃餅。數量多,才能廣為發放,和親友、左鄰右舍分享喜悅。餅大塊,表示男方有錢,等同昭告天下:我嫁得很好!」
曾經開設「台灣傳統糕餅文化與製作、創新」課程的林致信,更呼籲:「結婚送中式喜餅的文化,應該保留,這個台灣習俗,不是西式的餅乾、巧克力能取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