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信義區百貨「寶林茶室」食安風暴,北市衛生局當時會同相關單位前往稽查。北市衛生局提供
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於去年發生的食品中毒事件釀6人死亡,引發社會關注。監察院於昨(22日)對該事件進行糾正,並指食藥署允建立食品中毒案件監測及預警機制,降低食品安全事件之危害。食藥署今(23日)回應,已針對食品中毒風險進行一系列強化措施,並會繼續加強監控與防治。
食藥署表示,自113年度起,將持續蒐集並研析來自國際間的食品中毒案例,特別關注新興或非典型的食品中毒事件。食藥署會根據分析結果,製作相關宣導資料,包括每年出版的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並通過記者會、LINE和Facebook等多元管道,提供民眾、餐飲業者及地方政府衛生局參考,強化對食品中毒風險的預警及防範能力,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與食品中毒防治成效。
此外,食藥署每日至少會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日本、韓國等13個國家及地區的14個網站收集食品回收警訊,並與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保持聯繫,主動調查有無問題產品進口至台灣。自109年1月1日至114年1月22日,食藥署已監控6,414則國際食品回收警訊,依風險程度分為綠燈6,355則、黃燈57則及紅燈2則,分別代表產品未進入我國市場或危害人體健康的可能性極低、產品已進入市場但無立即性危害或須改善,以及產品在市場流通且對人體有重大危害。
最後,食藥署也提到,當發生食安事件時,消費者可透過食品安全保護基金獲得支持,並可補助消費者保護團體提起訴訟的律師費及相關費用。食藥署還指出,另查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已有保障犯罪被害人與其家屬之機制,可提供支持服務及經濟補助,以修復因犯罪造成之傷害,促進社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