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整個社會越來越極端 以色列菁英沉默外移:我國正活成伊朗的樣子

    2024-10-07 14:50 / 作者 林宜萱
    2024年10月5日,以色列特拉維夫,民眾帶孩子看哈瑪斯綁架的人質照片。路透社
    以色列報復轟炸加薩走廊1年,並開始轟炸黎巴嫩,地面部隊也出動。並不是所有猶太人都支持以色列政府這樣做,以色列執政聯盟中,極右翼錫安主義者最支持打仗,有免役特權的極端正統派則與他們結盟,後者專門研究宗教、不研究科學也不講英文,對經濟沒什麼實質幫助,人數越來越多,而真正促進以色列進步的人則正在離開。

    《衛報》6日報導,以色列籍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今夏與一群以色列知名人士一起公開要求政府,應以接回人質和達成停火協議為重,若不帶回人質,將導致以色列的社會契約瓦解,為以色列帶來更災難的後果。

    切哈諾沃說,以色列的醫生和其他專業領域人才正在加速外移,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顯示一些菁英們已經感覺到自己在以色列沒有未來;但事實是,若沒有這些人才,以色列也不會有未來。

    人才流失的實際速度可能比官方統計來得快,因為要離開的人會先著手準備考試、申請學校或找工作、找房子,很多人不會張揚自己打算出國。切哈諾沃說,「我們稱之為『沉默的離開』,他們不會讓任何人知道,直到在登機門前的那一刻」。

    2024年10月5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一棟大樓點燈用希伯來文寫著「銘記10月7日」。路透社

    以色列前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坎德爾(Eugene Kandel)、顧問集團Sparks Consulting Group創辦人祖爾(Ron Tzur)等人也聯名警告,如果一切照舊,「以色列很可能在幾十年內就無法繼續以一個猶太人的主權國家存在」,其中一大威脅正是高科技產業、教育、醫學人才外移。

    「以色列成長的動力是創新,」他們寫道,「創新是我國1000萬人口當中只有幾萬人的小團體推動的;以比例來看,他們當中的少數人外移就會造成很大影響」。

    越來越宗教極端,活成了最痛恨的敵人的樣子

    以色列人才外移的情況,其實早在去年10月哈瑪斯襲擊前就發生,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2022年為了贏回政權,與宗教錫安主義黨、極端正統猶太教黨派這類右翼合作,納坦雅胡重新掌權後強推司法改革,引發大規模抗議,角力過程中也足見這些宗教主義者話語權越來越大,世俗派的以色列人感覺國家似乎朝著保守路線前進。

    2023年3月25日,以色列特拉維夫一名抗議司法改革的人手持彩虹旗面對騎警。路透社

    2023年7月5日深夜,以色列特拉維夫警察局長不滿高層要他暴力執法而宣布辭職後,民眾再上街向政府抗議,與騎警對抗。路透社

    2023年7月15日,以色列特拉維夫民眾抗議司法改革。路透社

    在以色列創立公關公司、大麻藥局的企業家諾姆(Noam)說,他本來以為自己40多歲開始可以「少工作、多享受」,但有3個孩子的他,現在每晚都和妻子認真研究歐洲的學校,考慮要去哪裡開始新生活,「我們離開的主因是想為孩子尋找更美好的未來,就算明天就恢復和平,我們仍看不到以色列有我們想要參與的未來」。

    諾姆指出,以色列極端正統派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他們不會研讀科學、數學,也不講英文,沒有專業能力,這將會阻礙以色列經濟發展;在社會發展上,宗教保守派的崛起將讓世俗派猶太人的生活越來越艱難。

    諾姆甚至拿以色列的死敵伊朗來比喻:「如果你問我,我國正朝著什麼方向前進,我會說你可以看看伊朗的模式,那裡就是宗教掌控著每天的生活。就算沒有周圍的敵人,對於任何一個愛著孩子的家長來說,這都是讓孩子遠離傷害的充分理由。」

    以色列班古里昂大學(Ben Gurion University)社會學與人類學教授蘭姆(Uri Ram)指出,以色列的世俗派猶太人比例正在縮小,2015年自認是世俗派的只佔45%,且由於極端正統猶太教派生的孩子比較多,到了2023年,小學一年級新生只有40%是世俗派家庭。

    蘭姆說,如果軍事衝突風險沒降低、國家也繼續變得更民粹專制,人才流失的狀況只會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中上階層會把下一代送到國外。猶太人在國外的學術界和專業市場畢竟有很好的人脈,親友和工作上的熟人也都會幫忙年輕人融入更理想的社會」。

    你在那裡出一張嘴,拚經濟上戰場的都是我

    《衛報》再次強調,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事件,不是以色列人離開的主因,但它加速了這個情況。哈瑪斯那天殺害1200人後,一些以色列人認為政府和軍方也有責任,加強兵力去鎮壓約旦河西岸、擴增猶太屯墾區,卻沒守好加薩邊界;以軍承諾要提供安全保障,卻還沒救回在加薩的所有人質。

    有些人也感覺到社會契約的破裂。一般民眾的孩子得去戰區,極端正統派的人卻可以免除兵役。以色列最高法院6月才裁定,極端正統派也必須服兵役,但真正落實則不知道會等到什麼時候。

    2024年8月21日,在耶路撒冷徵兵辦公室外,極端正統猶太男子抗議軍方要從極端正統猶太社區裡徵兵。路透社

    2024年10月6日,耶路撒冷舊城牆邊投影被哈瑪斯綁架的人質照片。路透社

    企業家諾姆指出,他孩子就讀的學校,去年就有5、6個家庭直接幫孩子辦休學、送孩子出國;在這一年戰火後,他也希望孩子能有正常的童年,「所有長輩,那些我真愛的長輩都說,『你們走吧,離開這裡』。他們才是真正努力付出打造了這個地方的人。」

    諾姆說:「他們告訴我們的另一件事就是,『永遠不要把你的孩子送去軍隊』。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觀念轉變。」

    在哈瑪斯襲擊後一個月離開以色列前往德國的薩多(Dror Sadot)說,她和伴侶決定盡快離開,因為被以色列當時的復仇情緒嚇到,「那時甚至是左派的人也開始說要復仇,說那就是戰爭」;她在德國遇到的問題是德文很難學,但其他方面適應得很好,「在以色列,最好的狀況是大家覺得我是瘋子,最糟的情況是我會被當成叛徒。至少在這裡(德國),我的想法會被接納」。

    薩多說,她的大多數朋友也都想離開以色列,「每個人都這樣說,有些人已經做到了,但需要時間,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離開,別說巴勒斯坦人了,也不是每個以色列人都有兩本護照。也可能他們還必須負擔家庭責任而走不了」。

    目前很難評估以色列人口外移的規模,據以色列《國土報》,在納坦雅胡推出司法改革到哈瑪斯襲擊前的這10個月左右,以色列人口淨移出約3萬至4萬人。

    不過,也有人是在以色列被哈瑪斯襲擊後返國,例如衛星導航平台Waze的前執行長巴丁(Noam Bardin)。巴丁在最近一次採訪告訴《國土報》,以色列科技公司推動了經濟發展,以色列從事科技業的勞動人口只佔10%,大約40萬人,其中5萬人是主要引擎,這些工程師、基金管理人等,全世界都搶著要,「如果這些人離開以色列,我們會變成下一個阿根廷」。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