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日菲將針對中國灰色地帶戰術會談 台海問題「這件事」待解決

    2024-04-01 12:17 / 作者 國際中心
    2024年3月5日,中國海警船擋住菲律賓補給船,菲國海警監視狀況。路透社
    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將於本月11日在華府會面,是美日菲領袖首度進行三方會談,預計將討論中國近期在南海與菲律賓的緊張局勢。專家指出,雖然這三國在安全合作上日漸緊密,但美菲之間仍有一件關乎台海的議題需要解決。

    《日經亞洲》今天(4/1)報導,與美日印澳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英澳組成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不同,美日菲這個成形中的聯盟目前還沒有名稱,然而若美國要協防台灣,日本和菲律賓位置最重要,這代表美日菲聯盟實際上可能比前兩者都還重要。

    四方安全對話已經停滯多時,對地緣安全的討論猶豫不決。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則是有潛艦生產產能的瓶頸,澳洲能否如期拿到核動力潛艦,仍充滿不定數。

    美日菲若要組成聯盟也有問題。卡內基世界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亞洲專案資深研究員諾爾(Elina Noor)表示,「菲律賓對於自身在台海衝突爆發時的立場和角色,有不同的看法,這是美菲之間必須持續解決的問題」。
    2023年6月29日,菲軍在巴丹群島的雅米島(Mavulis)升旗。雅米島距離蘭嶼僅約100公里、距離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約140公里。路透社


    灰色地帶有多灰,可能是看美國有多忙

    美日菲這次會談前的近幾個月來,中國與菲律賓多次在南海仁愛暗沙一代發生衝突,中國海警船對菲律賓補給船噴高壓水砲,阻止其為擱淺的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進行補給;菲律賓1999年刻意將這艘二戰時期登陸艦擱淺在仁愛暗沙,持續派兵駐守,藉此維持對仁愛暗沙的主權聲索。

    自2016年至2022年6月,菲律賓針對中國在南海的行動提出388次外交抗議;2022年6月底小馬可仕政府上台,截至今年3月25日,已對中國提出147次抗議,包含人造島嶼、中國船隻衝撞菲律賓漁船、危險的攔截演習、水砲攻擊導致菲軍士兵受傷等。

    噴水砲是一種灰色地帶戰術,因為威力可能略低於啟動1951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美軍協防義務的門檻。報導指出,美國要不要認定水砲構成「武裝威脅」,可能取決於美國當下的狀況;現在美國要兼顧烏克蘭(抗俄)、以色列(抗哈瑪斯),又要密切關注台海,實在有點忙。

    美國的任何遲疑,都可能動搖菲律賓對同盟的信心,也會讓美國在太平洋的其他盟友──日本、南韓、澳洲和泰國心生質疑。
    2024年3月5日,中國海警船朝菲律賓補給船噴水砲。路透社

    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表示,菲律賓正在考慮可能回應中國的措施,「我可以非常明確地告訴你,我們有很多選擇──但我們目前都還不準備用」。

    羅慕德斯說,菲軍目前不僅繼續和美國合作,也會找其他盟友,「我們正與日本政府共同研議可以合作的部分,這很重要。與此同時,即使是與我們有相同領土聲索的國家,像是越南、馬來西亞,甚至汶萊和印尼,我們也正在合作尋找方法,在可行的狀況下阻止局勢變得更緊繃」。

    美日菲同盟比過去更有可能性

    美國企業研究所非常駐研究員(AEI)塞耶茲(Eric Sayers)指出,目前的美日同盟比過去更團結,且也有興趣與菲律賓合作;相對於菲國前總統杜特蒂,現任總統小馬可仕更願意和美國合作、採行更多措施來反抗中國,「這一切都使(美日菲)三邊關係更能實質發展」。

    菲律賓去年同意美軍可使用的菲軍基地由5座增至9座,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今年3月也向美國國會報告,國防部已撥款逾1.09億美元升級其中7座的基礎設施。
    2024年3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訪菲律賓,與菲國總統小馬可仕(右)會面。路透社

    美國3月中旬宣布將舉行美日菲三方峰會時,除了提到印太自由和平、共同民主價值觀,也提及經濟發展,顯示這也是美日菲三邊議題之一。上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 Gina Raimondo )已率團訪菲,當中包含22家知名美企和非營利組織的代表。

    菲駐美大使羅慕德斯告訴《日經亞洲》,菲律賓正與美方討論一項有關鎳的自由貿易協定,有望讓菲產鎳礦獲得美國《削減通膨法案》當中的補助;該法案是拜登政府2022年提出,旨在強化美國本土電動車和清潔能源產業,而鎳是製造電動車電池的關鍵礦物。

    卡內基世界和平基金會研究員諾爾說,雖然中國議題在美日菲會談中肯定會佔很重的分量,但經濟也會是主要議題,「這與小馬可仕總統任期內要處理的優先事務相當契合,同時也可以避免外界咬定這次會談是一場『反中』會議」。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