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公布最新減班休息數據,實施人數來到8505人、再增1171人,仍以製造業為大宗。廖瑞祥攝
勞動部今(10/1)日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數據,實施人數節節攀升,來到8505人、再增1171人。官員說明,本期通報仍以製造業為主,398家中製造業就有327家,實施人數8070人、占比達9成5,以金屬機電工業最多,尤其是機械設備製造業,共140家、3559人;整體而言,受美國關稅影響的廠商共有310家,7755人,約占總數9成。
與9月中公布的333家、7334人相比,本期實施減班休息的家數和人數分別增加65家、1171人。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說明,儘管人數增加千餘人,但相較上一期所增加的2471人,幅度明顯趨緩,本期通報仍以製造業為主,398家中就有327家,涉及人數8070人,占比達95%,其中以金屬機電工業最多,尤其是機械設備製造業,共140家、3559人。
黃琦雅說,本期規模較大的企業增加,其中100人以上的企業有19家,涉及人數2980人、占比35%。
其中一家汽車零件製造廠通報183人,另一家運輸零件製造廠通報341人,兩者均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訂單受阻而採取減班休息,將分別實施月休3天與月休8天。黃琦雅認為,因8月1日措施上路後,企業密集通報過一波,本期新增家數與人數已明顯趨緩。
另有310家企業自述因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減班,合計7755人,占整體實施人數約9成,顯示關稅衝擊持續擴大;不過,本期有16家製造業者終止減班休息,573名員工提前或期滿終止減班休息,恢復正常工時,其中12家因期滿不再延長,有4家則因訂單回穩提前終止。
若從地區來看,台中市家數最多,有117家、2598人;其次為台南市55家、1328人;桃園市與新北市各53家,分別為978人及412人,花蓮縣則有2家延續先前通報,共11人。
由於實施減班休息的廠商持續增加,與去年同期相比,是否情勢轉為嚴峻?黃琦雅回應,勞動部目前沒有與去年進行比較,主要是今年的形勢不同,但從上一期觀察到安定就業相關措施自8月1日上路後,企業在規定期滿30天就能開始申報,上一期通報較為密集,到本期已經開始趨緩。
黃琦雅指出,有部分製造業者要求員工使用特休假,在此呼籲企業不得以強迫員工使用特休假或其他假別替代減班休息,必須依規定與員工簽訂協議。
此外,黃琦雅指出,減班休息並非無薪假,對於按月計酬的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新台幣2萬8590元,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勞、健保也必須替勞工投保,勞退也應為勞工提繳。
勞動部則補充,若是通報減班休息的勞工,非屬僱用安定措施的業別,也有訓練津貼可以申請,勞工利用減班的時間來參加勞動部訓練,就可以請領每小時190元的訓練津貼,在薪資差額內,最高每月可領1萬72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