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面試機會只是成功的第一小步,究竟該如何在面試時讓公司對你印象深刻,甚至覺得「不錄用你不行」,太報特別專訪曾在業界服務40年、擁有豐富人資經驗的正修科技大學顏榮男教授,傳授第一線實戰經驗,讓你輕鬆掌握面試3大難題如何回答,拿到好工作不是夢!
當面試主管幾乎已經滿足所有對你的好奇之後,通常會回馬槍問:「你有沒有什麼問題?」此時,究竟應該詢問公司的願景、大方向好?還是進一步了解具體工作內容呢?
顏榮男教授建議,一般而言,企業在徵才時,幾乎都會明列公司願景、大方向,這些資訊公司網站應該也查得到,「如果再問這問題,可能會讓面試主管認為你不夠用功!」
然而,具體工作內容又該怎麼問呢?「面試的時候,懂得聽很重要!」顏教授強調,在回應這個問題時,可以先從面試中主管談到的需求期許中,歸納出你的想法,給予回應。甚至更進一步,從面談的互動中發現公司目前遇到的瓶頸,或亟待解決的「痛點」,對此提出你的解決方案,如此會讓面試主管感受到你真的「在乎」這家公司,能幫助自己在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
進入職場之後絕不可能一帆風順,許多時候得面對離職再找下一份工作的情況。當結束前一份工作重新求職時,面試若被問到「上一份工作離職原因」,該如何回應比較好?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顏榮男教授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許多人幾乎人生大半輩子都在工作上,難免會有不如意的事,不論離職原因為何,儘量讓自己正面看待,別累積負面情緒。他以自己為例談到,曾經有一段轉換工作的空窗期,選擇到勞動部上課去充實自己,當時在台上的講師,還曾經是自己以前帶過的學生。
「承認不足、採取行動」,顏教授說,在轉職期間有些人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此時,反而是累積自己專業的時刻。如此一來,過去工作的經驗、甚至失敗的歷程,都會成為自身的養分,在面試時誠實地分享自身的成長及體會,也會讓人感受到你已做好準備,在新的工作上大展身手。
面對瞬息萬變的職場,公司要求的專業能力也日新月異,讓許多求職者擔心,難道要「三頭六臂」才能找到好工作?若是自身專業能力比應徵職缺的需求還差那麼一點,在面試時該如何應對?
顏榮男教授說,有些求職者會因爲能力不足對自己較沒信心,而不敢應徵更好的工作,然而「劣勢也可能變優勢」,若是應徵者能展現出自己的企圖心,擬定具體達成資格的計畫、時間表,反而會受到青睞,為自己加分。例如很多人認為自己「英文不好」,此時可以針對英文擬定具體進修計畫、設定何時要通過英文檢定的明確目標,挑戰過程中也讓自己的專業更上層樓。
「擁有『終身就業』的能力很重要!」顏教授強調,正因為職場變化劇烈,保持不斷學習、進修的心非常關鍵。而且,不只是在應徵面試前要累積實力,甚至在進入職場後,都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好好檢視,自己的專業能力是否因應工作的需求不斷成長。
至於,具體檢視方式為何?顏教授分享他在課堂上常用的「SWOT分析法」,從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4個面向分析自身在職場的競爭力。他談到,「SWOT分析法」常用在企業經營策略的擬定上,應徵者也可以藉此方式「把自己當成一間企業來經營」。顏教授強調,平時在帶領學生時,會先從「T威脅」開始,請學生列出10個他在未來職場上可能遇到的威脅,接著針對每一個威脅提出具體解決方案。而在「S-優勢」的部分,則可以從公司釋出的求才資訊,包括企業品牌形象、需要員工特質等,找到自身與企業需求相符合的特質,在面試時能全力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