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14:21
《太報》在5月探究偏鄉醫療問題,尤其面對醫護人力短缺的困境。儘管健保針對遠距會診有給付,但會診科別仍然受到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健保署決定取消科別限制。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7日)表示,未來所有科別都可以進行遠距會診,都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當地專科醫師數量需少於三位,便可啟動遠距會診機制,避免當地專科醫師的資源遭到排擠。
2025-04-29 13:49
健保藥價要改革了!衛福部近期公告修法,預計明年元旦起上路,修法重點包含鼓勵國內藥廠製造創新藥品,以及國內製造藥品將給予優惠藥價,健保核價加算10%。藥界也給予正面回應,認為這有助強化台灣藥品供應鏈,象徵健康台灣、健保永續的腳步又往前邁進一步。
2025-02-28 00:30
健保署27日公布最新藥價調整結果,此次共調整3184項藥品,其中3150項降價,平均調降幅度為2.3%。此次調整預計可為健保節省48.51億元,並將回歸健保總額運用,預計4月1日正式上路。
2024-11-26 16:24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於週四召開第二次會議,太報獨家掌握到,確定增聘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加入委員會。
2024-10-22 13:30
全球歷史超過40年的老藥、知名抗憂鬱原廠藥「百憂解」,將在今年11月退出台灣市場,該藥1995年進入台灣健保系統後,受到不少病患歡迎,如今,百憂解供應商藥廠禮來公司今天(10/22)表示,基於公司策略,決定於2024年底全球停止生產百憂解(Prozac®),並依規定向主管機關報備,以期將影響降至最低。
2024-09-18 16:09
心導管醫材「可鎖管鞘(Lock Sheath)」因國外廠商禁不起虧損,7月宣布退出台灣市場。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9/18)直言,去年國內缺藥嚴重時,衛福部提出多項對策,包括全面檢討健保藥價等,但歷經1年半,所謂的全面檢討仍舊是無止境的開會,「若只是出一張嘴期盼共體時艱,請問還有多少藥廠能繼續咬牙苦撐?」
2024-07-29 20:48
近年缺藥頻傳,藥界指出大多有替代藥品,呼籲民眾棄品牌迷思,衛福部將推動醫療單位開立的處方箋以成分名取代商品名,以利打破「原廠藥」迷思,預計10月起牙科診所開始試辦。
2024-07-15 10:08
國內醫療單位開立處方箋長期使用「商品名」而非「成分名」,造成民眾多有原廠藥的迷思,只要單一藥品缺貨,民眾多不願使用同成分、同劑量的替代藥,讓缺藥潮更加嚴重。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昨(7/14)倡議台灣應跟上國際腳步,醫療單位開立的處方箋以成分名取代商品名,如此更能節省不少健保支出。
2024-05-18 21:26
輸液缺貨可能造成全台開刀、住院危機,藥界認為反映健保藥價過低問題。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今天說,除找藥廠洽談專案製造外,另外衛福部未來將討論評估專案製造期間是否提高健保核價。
2024-04-17 13:31
受到俄烏戰爭、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原物料短缺導致深陷缺藥危機,當然台灣也逃不過,究竟該怎麼做才能緩解缺藥問題?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醫師羅源彰今(4/17)日表示,其實「相同成分、相同劑量、相同劑型」的三同學名藥與原廠藥療效相當,鼓勵醫師多使用國內學名藥、國內優良藥廠持續投入,讓藥品能更近一步發揚到國際上。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