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14:40
國民黨昨(10/1)日質疑,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署長顏旭明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期間,與民間廠商赴歐參訪,且行前以公文向國籍航空爭取機場貴賓室與超額行李托運等禮遇,恐涉圖利。環境部回應,災情發生後第一時間即透過線上指揮與調度災後復原;部長彭啓明已於9月27日指示政風單位立刻調查。
2025-09-27 22:38
美國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舉辦的「紐約氣候行動週(Climate Week NYC)」於聯合國大會期間也同步在紐約展開,來自台灣的民間團體舉辦3場活動,TGECA與STUF共同主辦「脆弱族群的抗高溫調適(Heat Adaptation for Vulnerable Populations)」論壇,邀請台美公民社會與新創企業分享第一線實務經驗。
2025-09-25 16:09
颱風「樺加沙」挾帶豪雨引發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泥水傾瀉而下,光復鄉遭重創,家戶、道路淤積,垃圾掩埋場也被沖毀,廢棄物到處漂流。環境部長彭啓明今(9/25)日表示,僅昨日(9/24)一天,就有超過400名環保人員清出逾1000噸污泥,推估整體受影響住宅區及公共空間的清運量將突破1萬噸,目標在一至兩週內完成。
2025-09-18 16:31
營建廢棄物亂象頻傳,近期遭到討論的美濃大峽谷、高雄馬頭山都是被查獲遭不法集團傾倒鋁渣等廢棄物,但廢棄物至今仍未清理。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9/18)受訪表示,本周就會將資源循環推動法和廢棄物清理法修正案報行政院核定,修正將刑責最高刑度從5年提高至7年,相關建設公司、股東等也會有連帶責任。
2025-09-08 15:32
環境部日前公布第二屆環評委員名單,引發環團強烈反彈,批評環境部長彭啟明讓醫療、公衛、氣候相關專業環委「被消失」,要求退回本屆環委名單。環境部對此回應,環評工作性質是跨領域整合,為此實務上於專案小組初審獲審查會議,得視開發行為性質與區位特性,彈性加邀外部專家學者參與,若僅就委員學歷進行分類,實在有失偏頗。
2025-09-08 08:10
許多先進國家在國土空間發展以及規劃體系建構,將景觀計畫視為一種重要的工具,以承載國土規劃過程中環境保護、自然保育以及人文環境維護的任務;在台灣,20多年前政府就要推動「景觀法」,至今仍缺了這一塊國土治理規劃的重要拼圖。
2025-09-02 17:56
台亞風能日前宣布計畫,相中宜蘭縣五結鄉及蘇澳鎮海岸線設置14部風力發電機,由於該計畫綿延7公里,當地居民擔心風機會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破壞鄰近的蘭陽溪口、國家級五十二甲濕地、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的候鳥棲息環境,引發反彈。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9/2)與民進黨立委陳俊宇前往五結現勘時表示,環境部不支持也不鼓勵,但會嚴審把關。
2025-08-29 19:33
颱風丹娜絲侵襲台灣後,南部有多座光電板毀損,目前僅剩嘉義部分案場尚未清完,環境部長彭啟明今(8/29)表示,嘉義縣環保局已審核廠商的清除計畫書,同意在9月5日前清除,若逾期將再開罰600萬元,由政府接手清除後向廠商求償。
2025-08-27 19:21
環境保護署(環境部改制前身)環境督察前總隊長李健育,多次利用辦公及出差機會,利用權勢對女部屬強制性交、猥褻,總計被害女性有4人,台中地檢署將李男收押後今年6月偵結,依強制猥褻罪嫌6罪、利用權勢猥褻罪嫌3罪、強制性交罪嫌1罪,共計10罪,向法院提起公訴。但是,環境部部長彭啟明今天向同仁發出公開信,信中表示,李健育性騷擾案件尚有其他共同行為人,已聘請外部專家立刻啟動調查。
2025-08-27 11:39
連續兩梯大罷免遭完封,內閣改組呼聲不斷。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柳采葳今點名7部會首長,表示內閣改組幅度多大,就可看出總統賴清德反省能力多高,若該走閣員不走,難讓人民有所期待。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