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環保署長林俊義辭世,環境部長彭啟明在臉書致哀,並肯定他的貢獻。資料照,翻攝促轉會臉書
前環保署長林俊義前天(11/13)辭世,享壽87歲。環境部長彭啟明在臉書致哀,並細數林俊義擔任署長時期的貢獻,許多今日被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環保制度、跨部會協作與國際接軌基礎,都是在林俊義努力下逐步建立,對於前輩的離世,「我深感不捨與哀痛」。
彭啓明表示,林俊義在2000年至2001年帶領環保署期間,正是台灣環境政策轉折、制度奠基的關鍵時刻。他以「創造乾淨、整潔、舒適的環境」與「兼顧環境與生態」為核心理念,建立許多今日視為理所當然的環保制度,以及跨部會協作與國際接軌基礎。「林前署長任內的貢獻極為深遠,我願在這裡代表環境部,也代表所有致力於環境工作的夥伴,向他表達最深的敬意」。
彭啟明列出林俊義的貢獻,包括面對旗山溪遭廢溶劑污染與紅蝦山非法掩埋事件,不僅親赴現場,更推動了《全國事業廢棄物管制清理方案》,明確建立由經濟部統籌責任的制度框架,之後更成立「事業廢棄物管制中心」,奠定日後台灣廢棄物申報、查核、輔導的完整制度;另外,從《海洋污染防治法》、海水水體分類、中小型焚化爐戴奧辛標準,到政府政策環評作業辦法,乃至民眾檢舉獎勵制度……大家今天所依循的許多制度,是在他任內奠定法規基礎。
彭啟明指出,林俊義任內,行政院核定二仁溪與將軍溪整治,中央與地方正式啟動巡守隊,這場整治工程後來成為台灣河川治理的重要象徵;2001年阿瑪斯號漏油事件,林俊義第一時間成立跨部會應變小組,結合軍方、人力與學術單位,公開資訊、嚴格監測、全力清理,奠定台灣日後海洋污染應變模式的雛形。
彭啟明提到,林俊義積極走向國際,與美國加州環保署簽下合作協定,也與產業界、學界深度對話,並推出「署長與民有約」,打開主管機關與民眾直接溝通的大門;他的任內,也是多座縣市焚化爐完工與驗收的重要時期,這些基礎建設支撐了之後20多年台灣廢棄物處理的穩定度,對民眾生活影響深遠。
彭啟明說,林俊義以堅定、務實、勇於改革的精神,為台灣環境奠定制度化、科學化、透明化的基礎。他所做的,是一代人的努力,也是後來所有環境治理者能繼續前進的起點。「身為現任環境部長,我深深感念他曾走過的路,也在此承諾,我們會延續他的精神,讓台灣的環境治理在時代的挑戰中持續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