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檢署。呂志明攝
前立法委員謝啟大,遭旅居美國的親弟弟指控,將老家父親謝鴻軒遺留的78箱珍貴墨寶,挑出最值得蒐藏的裝進7、8個塑膠箱後,找人運回家,涉犯竊盜罪,但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罪嫌不足,處分不起訴,謝啟大的弟弟們不服再議成功,但北檢二度調查後,仍認為罪嫌不足,再次處分不起訴。
謝鴻軒為台灣著名的國學大師,安徽繁昌人,早年投筆從戎黃埔軍校十六期畢業,之後轉向教育及政治領域發展,1948年在大陸當選江西省第一屆行憲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後,繼續擔任國大代表,同時在台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晚年潛心佛學,2012年於睡夢中安詳離世,享耆壽96歲。
謝鴻軒過世後,留下許多遺產,其中他珍藏的字畫楹聯,像是國父墨寶「天下為公」、國父給王亮疇的親筆、胡漢民、梁啟超、譚延闓、廖仲愷、蔡元培、于右任等名家的書信、墨寶,他都用上等的檀木製成的箱子予以保存,總計共有78箱。
謝鴻軒的子女,除了謝啟大仍住在台灣外,其他子女多移民美國,子女為了公平分配遺產,向士林地院提起分割遺產訴訟,其中,就78箱字畫楹聯,判決書表示必須進行開箱與鑑價後,再進行分配。
然而謝啟大的弟弟們,發現當法院做出判決後,2023年4月18日法院就這78箱字畫楹聯分割遺產事件準備程序,込垳開箱與鑑價單位囑託事宜時,發現謝啟大找了友人到北市信義路的祖宅,將78箱裡的貴重字畫楹聯,裝進塑膠箱約7、8箱,載往謝啟大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住處,因此對謝啟大提起竊盜告訴。
對於弟弟們的指控,謝啟大到案後否認犯行,辯稱,因為他曾經在老宅住過一段時間,當時僅是把自己及兒子的藏書打包帶回家,並沒有動78箱的字畫楹聯。
檢察官也傳了相關的證人以及謝啟大弟弟們表示曾親眼目睹謝啟大把字畫楹聯裝箱帶走的親友,但有血親關係的親屬都表示不願意作證,而其他證人也否認知情,由於無法證明當時謝啟大帶走的7、8箱裡的物品到底是什麼東西,同時遺產繼承者也不是全都同意一起開箱檢驗,因此無法證明謝啟大涉犯竊盜罪,處分不起訴。
謝啟大的弟弟們不服再議成功,台北地檢署在二度調查後,仍認為事證不足,再次處分不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