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今(3/7)表示,為了提升學習自主性,教育部透過108課綱及多項考招制度變革,希望能擺脫過去的枷鎖,然而在「學測數學出題特色」、「大學科系自主採計科目」、「數學版本銜接方式」等三種因素交錯下,高中生將疲於奔命應付比過去更難的數學。
全教總呼籲教育部應檢討108數學領綱不合理之處,同時檢討大學科系參採科目之必要性,切勿扼殺108課綱原先給予學生多元探究的彈性。
全教總表示,依據大考中心日前公布的112年學測各項統計資料顯示,同時選考數A、數B的人數,由111學年度的60,770人(52.19%)大幅增加至112學年度的72,104人(60.82%);六科全選的比例,由111學年度的38,657人(33.20%),大幅上升至112學年度的47,166人(39.79%)。
上述兩種數據比例的大幅增加,顯示108課綱實施後,學生考科的負擔並沒有減少,反而因為數學由一科變兩科,而使學生,尤其是社會組傾向的學生,必須選考比過去更重的數學份量。
全教總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大學參採科目的百花齊放。各大學的「招生自主」,造成文理組的分野模糊化。從112學年度18學群採計科目類別表顯示,同群內數學版本參採科目不一,造成學生即便性向明確,但在為求「最大志願選填數」的人性下,也只能低頭同時選考數A、數B。
全教總強調,108課綱下的數A、數B,各自有其特有的單元,造成學生無論選擇哪個版本,都必須另行花時間補足另一版本的內容,以利應付不同版本的考試。在大學各群參採數學版本不一,以及今年大考中心更強調數A、數B特色的出題模式下,未來學生被迫兩者都選擇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原先在108數學分流的設計中,數A是給理工組學生學習,數B則是給法政文史哲群等學習,但學完數B後還要額外上銜接課程的情況下,恐怕多數學生都寧可先修數A,再利用課餘時間或在外補習數B特有單元。
全教總指出,這與108數學領綱當初強調分流的理想:「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確實學到他們所需要的數學,但不必強迫數學需求少的學生硬要修習過多數學」,顯然背道而馳。
對此,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張瓊方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主因是大學參採科目百花齊放,「分流理想是好的,但策略是有問題的。」她提到,部分文組的大學校系,仍堅持採計數A,甚至採計分科測驗的數甲,在追求「最大志願選填數」的人性下,許多考生只能同時選考,甚至多數學生都寧可先修數A,使數B邊緣化。
「如果教育部不盡早啟動檢討,108課綱的改革將只是把學生從一道深淵,推到另一塊不必要的深淵而已」,全教總呼籲,教育部應及早檢討108課綱,大學也要檢討參採科目的必要性,不要扼殺原先給予學生多元探究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