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南韓職場「仇老」!55+資深員工每年減薪10% 「愈老越窮」不忍了

    2025-07-19 08:30 / 作者 李鎮宇
    圖為南韓的老年人在就業博覽會中了解工作資訊。翻攝「恩平區廳」YouTube頻道
    據外媒近日報導,國際人權組織本月8日發布報告,指出南韓自2016年上路的「薪資高峰制」,讓中高齡勞工面對年資越高,薪水卻越低的窘境,已構成嚴重的年齡歧視,據悉,該政策推行的目的是保障資深員工屆齡退休,並幫助青年就業,但政策效果遭外界質疑。年長的員工近年來求助司法,法院大多認定公司勝訴,預計該問題短期內將持續下去。

    減薪後工時、負擔未變 變相懲罰中高齡勞工

    據《衛報》報導,國際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 HRW)本月8日發布一份報告,該組織調查34名南韓勞工,發現該國特殊的「薪資高峰制」,將高齡勞工推向低薪、危險的工作條件,形同懲罰年紀大的勞工。

    英洙(化名)在23歲時進入南韓一家保險公司,工作30年後晉升為分公司的主管,但當他56歲時,公司依照薪資高峰制,將他的薪水減少20%,之後隨著他年紀每增加一歲,就減薪約10%,英洙今年59歲,等到明年達到退休年齡60歲時,他的薪水僅有自己55歲時的52%,但是工作時數與負擔幾乎沒有變少。

    南韓老年人示意圖。圖為一名老婦人在水原市街道上騎著自行車。pexels


    南韓年長的勞工們告訴人權觀察組織,年輕的公司職員會以「阿珠媽」(아줌마,形容已婚或中高齡婦女)、「老人」(노인)等詞語稱呼他們,讓他們備感羞辱,這些詞語與不合理的薪資制度,導致職場環境更不友善。

    不僅年輕人與中高齡職員之間出現隔閡,公司高層也對年紀大的員工帶有偏見,據韓國企業聯合會(Korea Enterprises Federation, KEF)2021年的調查,高達58%的公司認為,如果員工年紀超過60歲,生產力會下降,這些人將成為公司的負擔。

    薪資高峰制是什麼? 政策效果遭質疑

    據南韓國家紀錄院的資料,南韓近年來進入低成長期,企業開的新職缺越來越少,青年失業問題嚴重,政府認為,原因是資深職員的人事費過於沉重,導致企業不願意開放新職缺,另外,為了解決人事成本過高的問題,也有公司提前強迫員工退休,導致中高齡職員的工作未能得到保障。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15年朴槿惠政府開始推動薪資高峰制,讓資深員工的薪水逐年調降,並保障員工能夠做到屆齡60歲退休,換句話說,該制度是以保障資深員工的就業為前提,允許企業進行薪資調整,薪資高峰制於2016年正式上路。

    南韓青年就業不易。翻攝南韓勞動部官網


    不過,這項制度是否有助於青年就業,遭到外界質疑,據《韓國經濟》報導,2021年針對全國1886間企業的調查發現,與沒有採用薪資高峰制的企業相比,採用該制度的企業,短時間內勞工人數增加11.7%,但該效果不具有持續性,研究報告指出:「施行制度的當年,勞工人數雖然上升,但經過2到4年後,這種效果就消失了」、「薪資高峰制無法帶來長期性的就業效果。」

    沒有達成青年就業的目的,卻可能讓老年人的生活變得更加貧困,統計資料顯示,南韓65歲以上人口當中,超過38%生活在貧窮線之下,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當中最高。

    法官認「減薪20%不算過度」 制度有效成主流判決

    據國際人權法的規定,任何基於年齡的差別待遇、排斥或限制,必須有正當的目的,且方式必須合乎比例及必要性。南韓推行薪資高峰制後,被削減薪資的資深員工陸續站出來,對公司提起訴訟,他們認為,基於年齡而調降薪資,已構成「年齡歧視」。

    據《韓國經濟》報導,2022年5月26日,南韓最高法院首度針對該制度作出判決,法官提出4項判斷標準,用來決定是否構成年齡歧視,第一,公司採用薪資高峰制的目的是否合理;第二,勞工薪資削減幅度是否過大;第三,是否有工作量減輕等配套措施;第四,節省後的人事費用是否用於制度設計目的。

    由於法院並未直接否決該制度,而是提出標準,讓各級法院依此自行判斷,南韓的薪資高峰制至今依然存續。

    南韓法院示意圖。翻攝南韓法院官網


    從近年來南韓實務判決來看,多數判決均認定公司採用的薪資高峰制有效,法律界4月消息指出,今年甚至出現一起判決,原本一審法院認定,公司應對遭減薪的公司職員提供補償,該決定被二審法院推翻,法院指出該案中,由於公司提出縮短工時等配套,即便原告遭減薪20%,也難以認為是「過度不利益」。

    某大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受訪指出:「如果有縮短工時或轉職支援等補償措施,即便公司採行的薪資高峰制,減薪幅度高達10%至30%,目前法院大多傾向判決制度有效」、「只要依據正當程序,修改公司的就業規定,企業勝訴的可能性相當高。」
    李鎮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