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下半年藝文活動大爆發,上半年沒能演出的,現在要讓觀眾一飽眼福。台灣舞團「舞蹈空間」與西班牙編舞家瑪芮娜‧麥斯卡利五度合作,原訂今年3月在瑞典首演的《媒體入侵》因疫情延期,改於10月底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接續演出,「因禍得福」成為世界首演。
《媒體入侵》為台灣舞團「舞蹈空間」第五次和瑪芮娜‧麥斯卡利合作。(圖片來源/舞蹈空間)
《媒體入侵》探討現代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手機、平版等電腦設備,以及大數據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
擅長剖析人性、切中時事的麥斯卡利,這回將聚焦網路帶來的思考遲緩症,引用傳播學者麥克魯漢1975年作出的預言:「媒體對人類造成的衝擊,將遠超過它所乘載的內容。」藉著接觸即興精準又自然的舞蹈語彙,透過舞者的身體演繹及思考詮釋,叩問這場由媒體入侵引爆的心智之戰。
在這場戰役中,身體是回應的工具,思考是最有力的武器。
麥斯卡利的作品一向以深度研究社會議題為基礎,在多方辯證議題中,理出最具思考性的觀點為舞蹈創作主軸,同時要求所有舞者同樣參與研究,共同為主題發聲。舞者們既期待也充滿壓力,不僅要事前準備,特別是麥斯卡利所要求閱聽的內容均為英文,將大大考驗舞者們的思辨能力。
即使對於媒體非常憂心,麥斯卡利並不會用「控訴」來發洩,她照例先四處搜尋各種資料來豐富她的觀點,接著她與舞台設計討論出可以承載「媒體」的載體,也許是為了要與龐大的媒體對抗,設計出的充氣物載體也十分巨大:一個是高150公分、長寬各約4米的「小灰」,一個是長近6米如鯨魚型的「大黑」,還有一個則是高近6米的「巨金」。
這三個物體原本是靜靜躺著的一團布,當它被充氣、逐漸長大被打上影像、或是被舞者把玩或移動時,不知不覺就成為影響視覺與觀看的介入者。
麥斯卡利表示,「將概念或想法轉化成肢體的語言是很棘手的,但那是我的專業。我喜歡遊戲和實驗肢體語言的方式」。
透過真人與影像虛實間的轉換,麥斯卡利的觀點昭然若揭,媒體或許如同那些巨型的充氣物,可以輕易的製造出「風暴」,但在亂世中,唯有相信自已、專注於自己,才能在舞台上一次次認真的重生。
《媒體入侵》以媒體對人類的影響為主軸。(圖片來源/舞蹈空間)
更多太報報導
平珩專欄|從沒忘記台灣!西班牙編舞家觀察台灣10年,用舞蹈與社會對話
平珩專欄|舞蹈空間重現張愛玲《紅與白》,提起裙擺跳出內心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