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幫別人『把屎把尿』會被看不起…」她18歲投身老人照護,從被質疑到成為家人驕傲

    2020-05-04 14:44 / 作者 洪采姍

    台灣預估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卻遲遲缺乏年輕人力的投入,社會對長照工作總是戴著有色眼鏡,認為是低下的、低薪的,但林潔穎卻不這麼想。今年25歲的她,投身長照工作6年,甚至曾奪下由長照預約平台「優照護」舉辦的第二屆照護之星「積極向上獎」。為什麼她如此熱愛這份工作?長照究竟在做些什麼?






    18歲那年,林潔穎剛從高職畢業,面對父親失業的困境,身為長女的她一肩扛起家中經濟重擔,決定到離家不遠的彰化喜樂保育院工作。



    對於工作,林潔穎並不隨意將就。早在國中時,林潔穎就發現自己喜歡「服務」,當時學校會安排學生到醫院做志工,同學們都覺得很無趣,她卻服務得很開心,「我就是那種很雞婆的個性吧!」她自嘲,也是在那段時間,她發現有許多需要被照顧的人存在

    (示意圖來源/pakutaso)

    薪資不夠高?偏見始終存在

    像林潔穎這麼年輕就投入長照工作,其實並不多見。她也坦言,周遭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屈指可數。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居家照服員平均年齡約為42歲,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投入?因為很多人都帶有刻板印象,有的是認為薪資、福利不夠好,也有人是怕被其他人瞧不起。



    而截至2018年12月為止,長照工作的平均月薪已達3萬8,498元,採時薪制者也來到每小時平均223元,比許多工作的薪資都高。台灣預估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20%時),屆時人力需求必然更大。



    台灣的待遇和制度都有顯著進步,已有36所大專院校設有老人照護相關系所,如陽明大學、長榮大學等。


    但真正讓年輕人望之卻步的原因,還是來自於社會眼光。


    林潔穎回憶,起初做這份工作時,她受到許多質疑。服務的個案看她年輕,不信任她,自己的阿媽也覺得,幫別人「把屎把尿」會讓她被人看不起,甚至問她為什麼不去便利商店兼職就好。



    直到阿媽後來生病住院時,受到看護照顧,才理解她的工作其實很有意義。有一次,她無意間聽到阿媽用炫耀的口吻、自豪地向其他病友說:「我的孫女就是做這個的!」這句話對她帶來很大的肯定。

    圖為林潔穎工作照片。

    想做長照沒那麼簡單,先學會這些

    事實上,長照工作需要具備許多專業知識和技術。工作前,需先上滿50小時的核心課程和40小時的實習課程。核心課程包含服務倫理、移動老人的抱法、幫老人關節活動,以及預防自身受傷的方法等等。



    有了先備知識後,接著要到醫院或護理機構實習,學習怎麼在有病人的床上換床單、鼻胃管進食、CPR教學等基本操作。最後,領取「居家照顧服務員結業證書」,就可以從事照護工作了。



    政府目前也鼓勵照服員考取丙級證照,有專業認證以外,薪資也會視服務單位有1,000~3,000元不等的津貼。不過,林潔穎坦言,這些考試和訓練僅是最表層的,許多技術還是要工作後,靠自己慢慢摸索。



    除了工作前需要上課,長照人員平時也得不斷學習新知識。政府規定,6年內須累計120點積分,每堂課依難易度的積分不同。林潔穎自己會找課程進修,她開心地表示,之前曾實際應用撫觸療法幫助一位長期失眠的阿公入睡,讓她十分有成就感。

    機構選擇多,自己接案更自由

    至今已在長照領域服務6年,林潔穎一路上待過醫院、護理之家、政府居家服務機構,再到自己接案,她認為透過網路平台接案是最適合她的方式。



    在醫院工作時,一個照服員要負責10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到了護理之家,每天反覆地餵飯、洗澡、拍背,讓她根本沒有時間關注每個老人。很多老人一開始進來還能動,但久而久之沒有人帶他活動後,肌肉漸漸退化,也就失去行動力。



    而在政府居服機構時,派案速度很慢,加上服務需要依申請項目計費,有時想多做,卻受項目限制。因此,最終她選擇透過家天使和優照護這類的第三方平台自由接案,平均每天接2~3個案子,工時約6~9小時。周休六日,月薪大概3萬元左右。不僅工作時間和內容更為彈性,也可以更細心照料每個老人。

    工作法則:「感性同理,理性溝通」

    照顧老人除了需要專業的護理知識外,溝通技巧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一方面是和家屬溝通,另一方面則是和老人溝通。



    對於家屬,一開始要和對方確認每個細節,包括吃藥時間、需要的工具、進門的方式等等,以免遇到狀況時手足無措。另外,居服員只是偶爾過去服務,很多時候,老人的狀況需要家屬一起配合。如她曾遇到一位阿媽有抽菸習慣,這時就可以請家人幫忙注意或限制。



    當家屬因照顧老人產生壓力時,居服員可以進行開導或安慰,但林潔穎提醒,這必須拿捏好分寸,畢竟家屬才是個案的家人,居服員只能盡力而為。



    與老人溝通則必須理性、感性兼具。遇到老人家向她撒氣時,她通常會同理老人家的不舒服,再試著說服他們怎樣做對身體更好。「人都不願意被強迫,」她說。



    病痛纏身的老人家更是如此,像她曾遇到一位96歲的阿公,重度失智又喜歡用拳頭打人,她非但不會罵他,反而是去抱抱他、摸摸他,同理他的焦慮與緊張,阿公的心情自然也就緩和下來了。



    不過,絕大多數的老人家是無法溝通的,硬要溝通,甚至會鬧得不愉快。頭2年她因個性很急,仍在學習如何把話說得讓人願意接受,工作久了,才慢慢找出平衡之道。林潔穎建議,不要把壞心情帶回家,她自己則會藉由看喜劇、講笑話,或讀心理方面的書來排解情緒。

    儘管辛苦,也要陪他走到最後

    長照工作雖然前景看好,但同時也必須付出很多心血。林潔穎曾經因工作太累得到帶狀皰疹,也曾因趕著上班出過車禍。此外,「要對老人的細微變化特別注意,」她慎重地說。如果個案發生意外,無法及時搶救,居服員內心也會感到愧疚。



    林潔穎曾服務一位94歲的阿嬤,但不到一周她就逝世了。其實,服務到第3天時,她就有所察覺,因此提前請家屬準備好阿媽生前喜歡的衣服,她也仔細地幫阿媽洗得香香的,想讓她放鬆舒服地走。畢竟,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給予老人家最好的陪伴,就是長照工作的最大意義。

    作者:徐采薇 文章出處:Cheers快樂工作人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