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立青專欄|從兒福聯盟3.7億置產爆退捐潮,看台灣人對弱勢者的「救急不救窮」

    2019-12-06 11:53 / 作者 洪采姍

    本月兒福聯盟上了各大新聞,先是因為購地置產,被爆料後,許多人認為兒福聯盟「沒有將善款用在刀口上」,將購置新辦公室計畫被拿出來放大檢視批評,即使是兒福聯盟的執行長跳出來解釋甚至落淚,依舊圍繞著過多的盈餘、置產資金和歷任董事長的政黨背景等等。


    這幾年間,由於台灣的房價幾年來持續攀升,使一般受薪階級難以負擔的新市鎮高額房價租金成為一種剝奪感,讓兒福聯盟這次的購置服務中心需求被質疑「為什麼一定要買在內湖」、「別的地方不行嗎」,兒福聯盟的執行長和社工在這幾天努力解釋台北要找到和內湖一樣有捷運,生活機能良好並且對於障礙者、兒童較為友善的空間,其實並不容易。



    客觀來說,內湖的地理條件和空間確實有優勢,同樣空間其實並不好找到符合這樣條件的場所,而內湖瑞光路在安全、交通便利和空間上均有優勢,只是即使兒福聯盟一再說明分散作業減低行政效率,集中空間便於管理,並且對於案家較有安全感及保障,仍舊發現大多數人還是針對「為什麼不是把錢花在照顧兒童上」以及「特定政治色彩的人掛名我不捐」不斷質疑。

    兒福聯盟近日因購置服務據點引起不少爭議。(圖片來源/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Facebook)

    台灣目前社會對於社工的理解是和社會急難救助比較有關,針對於弱勢者也長期處於「救急不救窮」的想法,這讓台灣大多數人對於長期支持的捐款較為保守,大多數時候對於NGO的組織行動停留在「緊急救難」「給予立即性資源」的「救急」觀點。



    但是隨著助人工作的專業化,我們現在已經知道NGO投入服務支援計畫或者長時間的培力以及建立新的支持系統理解,更能夠讓案家和受助者擺脫原有困境。簡而言之,就是救窮不能只靠捐錢,更需要有社工員長時間的追蹤和輔導、教育等資源結合,這些都需要優秀的人力和長時間的追蹤,兒福聯盟確實掌握這樣的趨勢。



    而走在眾多NGO之前,除了過去傳統中「救急」的庇護安置和支持外,在「救窮」上也有專業的逆境翻轉、家庭重建等方案,有些人質疑為什麼有這麼多餘款,筆者希望提出一個可能性是:因為找不到適合擴大服務的據點,而無法擴充「救窮」的服務能量。

    救窮不只捐錢,更需要社工員長時間的追蹤、輔導和教育等資源結合。(圖片來源/Unsplash)

    如果我們會因為房價過高而感到壓力,認為不利創業和定居,那麼,這些助人為主的NGO組織內的專業工作者,不也一樣面臨這樣的狀況嗎?



    任何NGO組織在達到一定規模後,購置自己的辦公室以及服務中心,都應該是一件好事,這代表了募款能力足夠,對外倡議有成而具有一定數量願意穩定捐款的支持者,這有助於NGO組織因應社會需求而提出更新的服務方案,能夠長期追蹤案家並且開拓服務內容的空間。



    有一個穩定並且集中的辦公空間,也能讓組織辦起活動,做起連結來更有歸屬感,兒童照顧需要一個穩定的基地或者長時間的據點,來讓孩子以及求助者有地方可以去,也因為集中,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的研究或者計畫可以更加緊密,更快速並且更容易追蹤統整資料,調整並且推出更有意義的計畫。這些都是把錢花在孩子上,也是真正可以「救窮」的方法。



    所以我們應該看的是中型NGO組織成長到一定規模以後,如何爭取支持者持續關注NGO組織長期營運的需要和支持,對於這些指責和退捐的威脅發生在兒福聯盟上,我認為過重了,我們當然可以談是否可以公開招募地點,或者客觀比較租金和買辦公室所造成的差異到底划不划算。

    NGO組織達到一定規模後,購置辦公室以及服務中心,應是一件好事。(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捐款人是不是真的都知道服務組織的方案和目標,在爭論著說要退捐以及質疑買辦公室的時候,能不能多聆聽一下專業助人者的需求,和支持方案所需要的空間、設備及場域。這將提醒未來NGO組織在擴充人力以及據點時,對外說明的重要性。



    我想呼籲大家先停止對於兒福聯盟退捐的情緒勒索,冷靜下來思考一下過去台灣「捐款」和「救急」的形象,是不是塑造出了財務只能用在短期立即性想法,而忽略了與時俱進,對外說明新式服務方案和社工員的專業對於空間的需求需要長期的支持與關注。這不會只發生在兒福聯盟上,其他的組織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希望這次事件以後,捐款人可以在捐贈的同時,更加理解NGO組織現在的服務方向、陪伴和支持系統的建立。



    當我們的社會已經願意伸出援手,救急系統逐漸完善的時候,是不是也能開始針對不同需求來建立救窮的方案,能不能擺脫掉過去緊急狀況下受助者可憐無助的形象,而更全面的倡議並且帶領我們看到我們已經從救急到了救窮的時代。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