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魚也會痛!虐待魚,不會有好肉,請拒買痛苦窒息而死的「活綁鱸魚」

    2019-10-15 13:38 / 作者 洪采姍

    台灣傳統市場裡,有些魚攤會販賣所謂「活體弓魚」──用尼龍線將金目鱸從嘴唇穿線拉到魚尾端緊緊綁住,將魚體彎曲成不自然的U字型。這項行之有年,強調可以讓魚「活比較久」的殘酷作法,除了造成魚離開水面後的窒息與緊迫外,因為刻意將魚鰓打開增加與空氣的接觸,藉以勉強延長魚的呼吸[1] ,卻讓魚陷入長久、緩慢死亡的痛苦。而魚體被綑綁成不自然的U型,更造成魚的極度疼痛。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10月4日世界動物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消費者拒絕購買這種虐待動物的「活體弓魚」。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強調:魚是脊椎動物,是台灣「動物保護法」所規範保護的對象,卻也是最被忽視的動物。科學研究早已證實魚類能感受疼痛,也會因緊迫和恐懼感到痛苦,任何捕撈、運輸都會造成魚的緊迫,進而影響肉品品質。動社呼籲消費者絕不購買虐待魚、且魚肉品質不佳的「活綁鱸魚」,同時要求農委會應依動物保護法取締業者綁魚行為,積極著手訂定「魚類飼養、捕撈、運送、展售、致昏與宰殺動物福利規範」,推廣教育訓練並宣導消費者認知魚類動物福利。

    台灣傳統市場裡可見「活體弓魚」──業者用尼龍線將金目鱸從嘴唇穿線拉到魚尾端緊緊綁住,將魚體彎曲成不自然的U字型,強調可以讓魚「活比較久」,被虐待綑綁的鱸魚,一方面承受身體的疼痛,一方面開合鰓蓋、嘴巴,痛苦掙扎呼吸,隨著攤商販售時間長短,有的甚至達8~12小時才死亡,或有消費者選購才被鬆綁、宰殺。(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身體被彎曲綑綁、緩慢窒息、痛苦而死的魚,魚肉不會健康

    從研究會公布的調查影片可看到,由於部分消費者不明究裡,誤以為「活著」的魚較好,部分業者也投其所好,額外耗費運輸成本,增加時間與人力,在漁市場將金目鱸活生生綁成U字型,以全國金目鱸年交易量約1035.8萬隻(107年)計[2] ,本會推估每年約有345萬尾鱸魚遭受此虐待折磨。



    被虐待綑綁的鱸魚,一方面承受身體的疼痛,一方面開合鰓蓋、嘴巴,痛苦掙扎呼吸,隨著攤商販售時間長短,有的甚至達8~12小時才死亡,或有消費者選購才被鬆綁、宰殺,完全是「不必要的痛苦」。

    由於部分消費者不明究裡,誤以為「活著」的魚較好,部分業者也投其所好,額外耗費運輸成本,增加時間與人力,在漁市場將金目鱸活生生綁成U字型,以全國金目鱸年交易量約1035.8萬隻,本會推估每年約有345萬尾鱸魚遭受此虐待折磨。(圖片來源/We Animals)

    曾應研究會邀請來台的蘇格蘭魚類獸醫集團(FVG)創辦人 Dr. Tony Wall針對「活體弓魚」的作法,以專業魚類獸醫的角度表示:「魚被綑綁成如此不自然的姿勢、身體會承受極大的痛苦,並且延長痛苦死亡的時間。魚的痛苦緊迫會讓魚體內釋放的乳酸量變得很高,導致魚肉被污染、肉質下降。因此採用這種做法的魚肉肉質會變差。」



    他更進一步說明:「在自然狀態下,魚從來不會有這樣的姿勢,被綑綁的魚身體弓成U型,必定讓魚產生劇烈疼痛;而用繩線穿扯過魚嘴、鰓、鰓蓋的過程,也會造成魚的疼痛與緊迫。魚的鰓蓋被迫打開,氧氣量緩慢地降低,窒息過程變得十分漫長。攤商為了讓被綁的魚繼續活著,會不斷灑水或浸水,更可能造成魚體被污染或受細菌感染的風險。總之,這樣的作法十分殘忍,魚會非常痛苦,魚肉品質也會下降,魚肉也有被細菌污染的風險。



    科學研究顯示,屠宰前的所有步驟都會造成魚的緊迫,影響魚的動物福利及魚肉品質並造成營養流失。緊迫死亡的魚體,魚肉會出現苦味並容易腐敗,產生造成腥味的代謝物[3]

    魚被綑綁成如此不自然的姿勢、身體會承受極大的痛苦,並且延長痛苦死亡的時間。魚的痛苦緊迫會讓魚體內釋放的乳酸量變得很高,導致魚肉被污染、肉質下降。因此採用這種做法的魚肉肉質會變差。(圖片來源/We Animals)

    全台24個魚市,有8個魚市從事「活體弓魚」

    據統計,台灣養殖鱸魚種類有金目鱸、加州鱸、七星鱸、銀花鱸四種。以107年漁市場交易量為例,金目鱸為最大宗占68 %,且市場上也只有金目鱸會採用「活體弓魚」方式販售。根據農委會統計,全台共有24個漁市,其中有金目鱸交易紀錄共17處,本會以電話訪查是否都有「活體弓魚」現象,得到如下回覆:

    新竹、苗栗、斗南3處漁市並表示:只賣冰鮮鱸魚、不賣活魚,消費者一樣可以接受,顯示綁魚只是部分攤商與貨主與消費者共同造成的迷思。更有許多魚販表示:「消費者以為魚一定要買活的才新鮮,你想嘛,很多魚從南部運上來,一整天的運輸、折磨,要加什麼才能讓魚維持活著?你自己想嘛!你只要解釋給消費者聽,他們就懂了」、「很多消費者以為看到魚被綁著就是活的,那些魚都嘛死很久了!還有攤商故意在死後把魚綁起來,讓消費者以為那是活的」!

    在自然狀態下,魚從來不會有這樣的姿勢,被綑綁的魚身體弓成U型,必定讓魚產生劇烈疼痛;而用繩線穿扯過魚嘴、鰓、鰓蓋的過程,也會造成魚的疼痛與緊迫。魚的鰓蓋被迫打開,氧氣量緩慢地降低,窒息過程變得十分漫長。攤商為了讓被綁的魚繼續活著,會不斷灑水或浸水,更可能造成魚體被污染或受細菌感染的風險。(圖片來源/We Animals)

    「活體弓魚」公然違反動保法,政府應著手輔導改善、取締

    魚是脊椎動物,是台灣動物保護法所規範保護的對象!業者活綁鱸魚的作法,絕非生產販售過程所必須,已違反動物保護法第6條規定「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但主管機關農委會卻長期放縱漠視,未能依法取締,也未制定「魚類飼養、運輸、展售、宰殺」的動物福利規範,以供產業從業人員遵循,讓動物保護法對魚類的保護「有名無實」,嚴重失職。

    台灣至今沒有制定任何關於魚類的動物福利規範

    任何捕撈、運送和搬移等各種人為操作都會造成魚的緊迫,過度的緊迫會影響魚的內分泌、代謝與免疫系統,因此無論是從動物福利或是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都應減少魚離水後的傷害和緊迫。



    科學研究指出,魚被捕捉上岸後,從窒息到死亡,魚會經歷長時間的痛苦,其時間依不同魚種的缺氧耐受力(resistance to hypoxia)會有差異。因此讓魚離水而亡不僅不人道,且對魚肉品質及魚的保存都有害。



    與雞鴨豬牛等動物的屠宰相同,宰殺魚類應先予致昏。國際可接受的致昏方法包括機械式重擊(mechanical percussive stunning)、電擊(electrical stunning)和「半乾式電擊」(semi-dry electrical stunning)等。在執行電擊或重擊致昏後,必須將魚馬上宰殺。其他方式如穿刺(spiking/coring)、射擊(shooting),如果正確執行,能迅速讓魚失去意識並完成宰殺,也符合OIE標準。



    但下列屠宰方式都被證實會導致魚緊迫,嚴重危害魚的動物福利,進而影響肉質,因此不符OIE標準[4]包括:




    1. 把魚放置在冰塊水中使魚缺氧致死 (chilling with ice in holding water)

    2. 水箱裡灌二氧化碳使魚窒息而死 (carbon dioxide in holding water)

    3. 水箱裡同時放冰塊與灌二氧化碳 (chilling with ice and CO2 in holding water)

    4. 在水箱裡放鹽或氨使魚脫水而死或中毒死亡 (salt or ammonia baths)

    5. 魚離水直接窒息死亡(asphyxiation by removal from water)

    6. 未經擊昏直接放血 (exsanguination without stunning)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自2008年起就在水產動物健康法典中,陸續公布3個魚類動物福利專章,作為會員國有關養殖魚類立法和政策制定參考依據。包括:




    1. 養殖魚類運輸動物福利[5]

    2. 養殖魚類致昏與宰殺動物福利[6]

    3. 養殖魚類防疫撲殺動物福利[7]



    紐西蘭政府則制訂「水產類動物福利規範」 ,其中養殖和野外捕捉的有鰭魚類(含鰻魚)有單獨1節,第一項規定就是 「魚池幫浦、捕撈器具、漁網和其他魚類運搬設施,須妥善設計、維護與使用,以儘量降低對活魚的傷害」。



    不論OIE或個別國家訂定的魚類動物福利規範,均朝向最大限度減少對活魚的傷害與痛苦。身為OIE會員國之一的台灣不能背道而馳,讓台灣成為虐待動物的「落後國家」,農委會應即刻制定完整的魚類動物福利規範,輔導產業優化。

    [1] 魚以絲狀的「鰓」呼吸,當魚離開水面之後,鰓絲會失去支撐力,失水而黏在一起,呼吸面積因此減少到百分之一甚至以下。

    [2] 根據漁產品全球資訊網行情統計查詢,107年全國漁市場金目鱸交易總量為6,214,785公斤,以每隻0.6公斤換算,約為1035.8萬隻。而金目鱸販售有三種模式:冰鮮、活魚、外銷,本會以活魚占總數三分之一來估計,活體弓魚最多約為345.3萬隻。

    [3] B. M. POLI, G. PARISI, F. SCAPPINI and G. ZAMPACAVALLO (2005). Fish welfare and quality as affected by pre-slaughter and slaughter management .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13: 29–49

    魚體僵直:經人道昏厥(電擊或撞擊)後宰殺的魚,僵直可能於18 小時後才出現,緊迫死亡的魚體卻會在30分鐘內即出現僵直現象。導致魚肉出現苦味,並加速魚肉的腐敗,產生造成腥味的代謝物。

    [4] Welfare aspects of stunning and killing of farmed fish for human consumption 

    [5] Welfare of farmed fish during transport

    [6] 同3。

    [7] Killing of farmed fish for disease control purposes 

    [8] Code of Welfare: Commercial Slaughter

    文章出處: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