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緬甸返台確診屈公病! 醫揭透過「蚊子」傳播:3種人有高危險

    2023-09-01 15:55 / 作者 胡順惠
    做好防蚊措施避免染上屈公病及登革熱等傳染疾病。示意圖
    一名在緬甸工作的20幾歲男性,連續3週腳踝、腳掌疼痛,返台就醫確診為「屈公病」,該名詞源自於非洲的土著語的「Chikungunya」,指的是痛到將身體彎起來;醫師提醒,雖然較少致死,大部分患者都能自行康復,但新生兒、65歲以上長者及有慢性疾病者仍特別注意,一旦染病可能病況嚴重。

    這名20多歲男性因為雙腳腳踝、腳掌疼痛,且雙下肢無力連續3週就診,原本是在緬甸工作,近日剛返台,三週前開始出現發燒、全身痠痛且出疹,且同事也有出現跟他類似症狀,採檢最終確診屈公病。

    雖然我國將「屈公病」列為第二類傳染病,患者確診24小時內需通報主管機關,必要時得於指定隔離治療機構施行隔離治療,不過許多人仍對該疾病相當陌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黃馨慧指出,當人被帶有屈公病毒的蚊子叮咬而感染,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可傳播屈公病毒的病媒蚊主要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以往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隨著交通發達,流行區已逐漸擴大。

    黃馨慧表示,屈公病發病初期症狀與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很相似,症狀包含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或皮疹,雖較少有致死案例,大部分患者可自行康復,但部分感染者倦怠感和關節痛會持續數週至數月。

    黃馨慧指出,新生兒、65歲以上年長者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者,當罹患屈公病有可能會病況嚴重。

    黃馨慧提醒,蚊子對於叮咬對象無選擇性,一旦有屈公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屈公病流行的可能性,與登革熱一樣,民眾要做好防蚊措施,像是選擇裝有紗窗、紗門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

    若到戶外活動時,黃馨慧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於身體裸露處或衣物上使用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的防蚊液,如有防曬需求,建議先塗抹防曬乳,間隔15分鐘後再使用防蚊液。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