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副院長柯文謙(中)有豐富收治登革熱病人經驗。胡順惠攝
上週新增127例登革熱本土病例,今年累計至7月17日共425例本土病例,已破10年新高,且疫情北移連台中都出現病例;成大醫院副院長柯文謙示警,若出現腹部疼痛、持續嘔吐、厭食等症狀請立刻就醫,代表已是中症以上警示症狀。
感染登革熱後有一定病程,柯文謙表示,民眾被蚊子叮咬後有4至7天潛伏期,可能陸續出現骨頭痛、關節酸痛、頭痛甚至眼窩後痛,部分病人會出現腸胃道症狀,包括噁心、嘔吐、厭食;出現症狀後,進入1至7天的發燒期;退燒後就會進入1至2天危險期,不過免疫功能不好的長者或幼童可能出現休克出血症狀;一般民眾撐過危險期就會進入恢復期,少部分會出現倦怠症狀超過1周再恢復。
柯文謙指出,根據國際資料顯示,每出現1個有症狀病人,背後至少隱藏3至4個沒有徵狀病人,在臨床上造成防治極大困擾,沒症狀的帶原者在社區中持續傳播,有症狀病人中,15-20%出現輕度中度登革熱、5%以下出現重症,需要加護病房照顧。
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請儘速就醫。疾管署提供
要特別注意重症前的警示徵象,柯文謙說,一但出現這些症狀代表至少中度,包括腹部疼痛、持續嘔吐、厭食、體液蓄積表層徵狀就是肚子脹呼吸困難、腸胃道出血、女性若剛好處於月經期,血量則會增加,少數出現嗜睡。
上週高雄出現第二型別登革熱,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登革熱併發重症維持6例,這周沒有新增個案,以往感染某一型別登革熱代表有免疫力,如果接下來感染另一型別,併發重症、對器官造成損害風險會上升。
柯文謙也說,國外研究指出,第二次感染,跟前面病毒型不同容易出現重症,第二型是否意味重症較多則不一定,就不同區域感染型別不同的確有疑慮,台灣狀況與國外不一樣是因為,大部分民眾小時候沒感染過登革熱,與國外已有抗體情形不同,不同國家在臨床有很大區別。
是否擔心登革熱持續擴大?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可能造成登革熱疫情傳播蚊種有2種,埃及斑蚊分布在嘉義布袋以南,白線斑蚊則是全國都有,代表任何縣市都可能感染登革熱,呼籲民眾清除孳生源,沒有孳生源就不會有病媒蚊,沒有病媒蚊就不會有登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