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出「心理調適假」,根據調查發現有3成的學生不清楚心理假的相關細節,更有學生表示心理假「看的到,用不到」。廖瑞祥攝
全台各大學從2022年起陸續推動「心理健康假」,根據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最新調查,7.5%的學生曾使用過心理健康假,然而,18.2%的學生表示學校未提供此假,且有25.5%的大學生顯示有憂鬱傾向。調查還發現,有3成的學生不清楚心理假的相關細節,更有學生表示心理假「看的到,用不到」。
近年來大專院校學生自殺事件頻傳,根據2024年衛福部青年十大死因統計,自殺已上升為第二大死因,死亡率創新高。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面臨多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支持。
為了解壓力對學生的影響,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延續了2023年大專學生壓力調查計畫,今年的調查新增了心理諮商與心理假的相關議題,期望追蹤現今大學生主要的生活壓力,了解相關政策的使用狀況,為教育及心理工作者提供專業參考,促進相關專業學會組織與教育政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層面的落實。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調查共納入全台3264份大專院校學生樣本,結果顯示,生活壓力調查結果與去年大致相同,大三學生的壓力總分最高,壓力來源主要來自「學業壓力」與「未來規劃壓力」。其中,「未來規劃壓力」是所有大學生壓力之首。
針對衛福部推動的青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儘管約有3成的大學生曾經使用過此方案,大部分學生在面對壓力時,仍不習慣尋求心理諮商的專業協助。
另外,各大專院校目前實行的心理假制度中,大多數學校提供3至5天的心理假,但令人擔憂的是,約有3成的學生不清楚心理假的相關細節,更有學生表示心理假「看的到,用不到」,心理諮商師表示,這顯示心理假在推廣和執行層面仍有調整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