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1:10
偏頭痛是常見卻經常被忽視的疾病,台灣約有超過200萬人深受其擾,其中女性比例特別高。許多人以為只要吃止痛藥就能解決,甚至會透過可樂、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來止痛。然而醫師提醒,過度依賴止痛藥或咖啡因,不僅可能使偏頭痛惡化,還可能引發「反彈性頭痛」,呼籲民眾應求診神經內科。
2025-09-12 11:08
法國國會針對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抖音海外版)進行為期6個的調查後,發現TikTok「刻意讓兒童和年輕人暴露在有毒、危險且具成癮性的內容中」。調查委員會本週建議,應禁止15歲以下兒童使用社群媒體,且對15至18歲青少年實施「數位宵禁」,避免他們熬夜滑手機。
2025-09-11 20:22
日本一家化妝品零售商的社長,斥罵女員工是「野狗」,進行職場霸凌。女員工自殺後,法院判決就是職場霸凌導致,這家公司開除社長,向女員工家屬賠償1.5億日圓(約3076億台幣)。
2025-09-11 16:23
最近總覺得小腹凸、代謝變差、整天沒精神?醫師提醒,這可能不是單純發福,而是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下降的警訊。根據美兆健康管理機構最新統計與臨床觀察,許多年輕男性在30歲出頭就已出現肥胖、血糖異常與代謝症候群等問題,進一步引發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下降,甚至走入更大的健康惡性循環。
2025-09-11 08:05
越來越多人找AI聊心事,卻也衍生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美國加州一名16歲青少年與ChatGPT對談數個月後選擇輕生,佛州才發生14歲少年使用另款聊天機器人Character.AI,最終選擇走上絕路。若將AI誤當心理諮商會發生什麼倫理問題?
2025-09-11 08:00
你有悶在心裡的煩惱,會先找親友傾訴?還是先和ChatGPT抱怨?近期,不少心理諮商師發現,個案上門前會先向ChatGPT「談心」,ChatGPT「情緒價值」給好給滿,成為AI世代興起的心情抒發管道。《太報》採訪使用者了解他們對ChatGPT訴苦的原因,以及進一步探討心理諮商師是否擔心其專業遭AI取代?
2025-09-10 14:52
據南韓媒體今天(9/10)報導,最新統計資料顯示,首爾市自殘的學生人數,4年間增加逾1000%,該市教育廳提出多項對策,包括增加配置校園中的輔導老師、導入情緒教育課程等。有專家建議,應該加強管制屋頂入口的通行,有跳樓衝動的人,或許會因為無法上樓,而打消念頭。
2025-09-10 13:58
根據衛福部2024年十大死因報告顯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再度進入我國十大死因,其中在「15至24歲」與「25至44歲」兩組年齡層中,更高居第二名,呈現年輕化趨勢。恩主公醫院精神科醫師王品洋表示,從臨床和統計顯示導致自殺的兩大關鍵:第一是憂鬱症或憂鬱情緒的累積,第二是生活壓力疊加。
2025-09-08 15:14
本週五是香港巨星張國榮(哥哥)69歲冥誕。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強的妻子向太(陳嵐)近日在個人抖音談到張國榮離世前一天情況,直言「他的離開不是因為抑鬱,可能是因為有髒東西」。
2025-09-07 22:31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最新研究發現,常見的抗憂鬱藥物成分,具有抗癌的效果,相關療法讓實驗小老鼠的腫瘤縮小逾50%,「老藥新用」能降低研究成本,使用也較為安全,為癌症治療帶來新的契機。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