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德國觀察紀錄簿|封城後卸下重災區第二名寶座,逐步邁向解禁的德國社會

    2020-05-01 11:13 / 作者 德國觀察紀錄簿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昨日(4/30)決策會議報告中,向民眾說明將會討論幼兒園、體育活動等等更多項目的開放,也承諾在5月6日會有所決定。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現場記者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卻是:「能否出國旅遊?比如去法國、義大利」等等。這完全對應到最近的新聞報導,從內容大多是抗議軟性封城違反人權、經濟紓困方案、暑期旅行能不能成行等等,大概就可以知道德國民眾目前的重心在哪裡。 



    我身邊的例子,三月中德國政府宣布封城,愛爾蘭同事就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應該要嚴肅對待這件事,像我們這種可以在家辦公的就應該聽從政府宣導、減少外出與他人接觸。」



    從那時到四月中,我偶爾出現在辦公室時完全沒有遇過他,也很少遇到其他同事;然而,當我這週(四月底)去辦公室拿合約時,竟然遇到不少在辦公的同事,也遇到那位最嚴肅對待疫情的愛爾蘭同事,他甚至期待去髮廊剪頭髮!另一位德國同事表示這次德國政府應對迅速,疫情確實有控制好,已經可以解禁令了

    在德國,普遍民眾認為防疫做得很好,街上的人也變多了,商店前甚至出現大排長龍的狀況。(圖片來源/德國觀察紀錄簿粉絲專頁)

    四月中,德國《明鏡週刊》發表一項民調結果,大部分人民覺得軟性封城是合理限制,但還是有五分之一的德國人覺得政府反應過度。有趣的是,隨著時間流逝,批評封城限制的比例上升了。這個民調在封城開始一週左右的結果是29%的人民覺得政策不夠嚴厲、57%的民眾覺得政策合理,只有15%的人認為市政府反應過度;然而兩週後,覺得政策不夠嚴厲的只剩下21%、仍有57%認為政策合理,但是將近22%的人覺得政策不合理,他們要自由人權



    這民調也顯示老年人、也就是高風險族群對疫情嚴正以待,超過70%的65歲以上老年人都認可防疫手段合理;相反地,30歲至39歲的青壯年,有高達28%的人覺得政府過度反應。



    所以才會出現鮮明對比──對門鄰居老奶奶出門採買不再搭計程車(她有固定合作計乘車司機、每天出門都搭他的車)、樓下鄰居奶奶隔著窗戶跟她孫子、孫女聊天,但年輕人卻跑去著名櫻花大道賞櫻被開罰單。

    一切關鍵是德國疫情大爆發的起點Heinsberg小鎮的調查報告

    三月初德國小鎮爆發社區感染,德國政府宣傳冠狀病毒跟流感一樣,沒什麼好驚慌,只是體弱的老人和有慢性病的患者要多加注意,我身邊的人也都這樣說。後來看到義大利的慘狀,政府驚覺不能讓醫療體系崩潰,才有後面一連串的防疫措施。



    不過,可能是「像流感」的宣導太成功,一開始人民還真的不當一回事,先關閉學校和大眾娛樂場所,例如酒吧、健身房、動物園等等,剛好春暖花開,這些單位的相關人士空閒下來後,就跑去公園野餐約會、河邊喝啤酒享受陽光,好不愜意,完全不把疫情放在心上,即使那時感染人數是以數千在增加。



    隨著德國疫情加溫,一週後德國總理只好宣布進入軟性封城,各個邦政府也祭出罰金手段讓大家遵守禁止群聚和維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

    在三月中疫情升溫後,當地也曾出現搶購紙類商品的情況。(圖片來源/德國觀察紀錄簿粉絲專頁)

    不過德國的軟性封城還是維持一定的生活機能,可以出門上班、上超市買菜、單獨外出運動。比起臨國嚴格的措施,德國生活的壓縮沒那麼激烈,但還是有人上街抗議違反人權自由,甚至有教會還上告法院不能舉辦彌撒違憲。



    隨著德國總統、德國總理少見的電視溫情喊話,以及民眾大都在自己家度過復活節、不去拜訪父母,德國疫情度過可怕高峰,新增感染人數趨緩,再加上Heinsberg小鎮的疫情調查報告出爐、感染複製週期(doubling time)時間拉長至14天以上,以及經濟面向的考量,北萊茵邦首長開始大聲呼籲聯邦政府交出解禁時程以及計畫表,聯邦政府委託的科學報告也建議可以逐步解禁,至此民意跟民心都完全飛向外面的藍天白雲,德國總理也只能要求逐步解禁,並稍稍延後解除群聚令至5/3。



    所以友人的德國男友上週就約好朋友,解禁當天來家中玩桌遊,更別說德國老闆完全無視禁令,在上週約我們到他家開蘆筍趴,甚至幫我們想好完美避開罰金的計畫:分開抵達他家、遇到警察說出門購物就好。



    雖然時不時會有16歲少女舉行三十人生日趴這些違反防疫措施等新聞報導,但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有認真遵守規定,才能將德國疫情控制下來,讓出世界第二的寶座。只是這一個半月的軟封城,應該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甚至有問卷調查指出,近三分之一的德國公司只能撐三個月。經濟與疫情控制始終不是一個簡單二分法的選擇。



    德國觀察紀錄簿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