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擴大對台文攻,有學者稱是更積極推動統一進程。圖為114年國慶日,我國國旗在空中飄揚。路透社
中國政府近來對台擴大「文攻」,除發文宣稱將以「愛國者」治台並實施「一國兩制」,還新增「台灣光復節」以強化對台擁有主權的主張。英國《衛報》指出,中共對台政策有明顯升級之勢。
藉「台灣光復節」重塑歷史、掌控敘事《
衛報》稱,北京近期再度修改歷史敘事,強化其對台主權主張,為此新增「台灣光復節」為全國性節日。報導稱,台灣每年10月25日的「光復節」是紀念1945年日本殖民統治結束;北京則解釋為「台灣回歸中國」的紀念日,此處的「中國」,還是指當時並不存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高調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後,官媒新華社又在10月26、27日連續兩天發表署名「鍾台文」的文章,談「台灣問題」和兩岸關係。文章宣稱兩岸「統一」後,將實行「愛國者治台」、依港澳模式實行「一國兩制」。
《衛報》指出,台灣早已拒絕「一國兩制」模式,尤其在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被摧毀後更是如此。國安局長蔡明彥已指出,這些文章的目的在於「貶抑台灣的國際地位,讓台灣香港化、澳門化,以達到消滅台灣主權的政治目的」。
嚴厲應對外國涉及台灣言論報導稱,中國對於外國談論台灣的方式也更加嚴厲。德國外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10月表示台海應維持現狀、反對以武力改變時,中國外交部的反應幾乎是指控德方在「支持台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是這麼說的:「那些只呼籲維持台海現狀,卻不反對『台獨』的人,實際上是在縱容、支持『台獨』分裂活動」。瓦德福原定10月底訪中的行程也在最後一刻宣布延期。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指出,她從未聽過中國官員使用這種語言,這顯然是「重大轉變」。
葛來儀說:「包括台灣光復節的相關活動在內,這些舉動顯示北京正更積極推進『統一』進程。」
大肆渲染台灣衛星圖 示威意圖明顯《衛報》也提及,中國官媒央視與社群媒體10月底發布多張吉林一號衛星拍攝的台灣地標影像,包括阿里山、日月潭、台北市與新竹科學園區等地。
中國駐美大使館也在社群平台轉發這些影像,宣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吉林一號衛星的視角看,中國台灣省的每一寸土地都生機勃勃。」
儘管以衛星自上空拍攝的技術早已存在,但分析人士指出,北京要傳達的訊息十分明確,那就是北京「隨時都能看見台灣的每一寸土地」。
曾試圖營造「穩定鄰國」形象 中國不演了?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台灣政策倡議主任郭泓均(Raymond Kuo)分析,中國先前為突顯美國及其他國家引發的局勢動盪,曾試圖營造「全球的穩定鄰國」形象,如今卻又對台採取這一連串升高態勢的行動,更加引人矚目。
由於川普預計於明年4月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會晤,郭泓均指出,中方這些動作可能是一種「鋪墊」,好讓習近平屆時能要求美方在台灣議題上讓步。
郭泓均指出,中共要藉由這些行動「加強孤立台灣」,好讓習近平更容易以「反正已沒人跟台灣交往」為由來說服川普。
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者宋博則表示,這是中共對台政策為期兩到三年的「中長期調整」,顯示中方正解除對台灣相關行動與論述的自我約束。
宋博表示,中方一連串的論述與動作「不是突然升級」,而是「將過去有所克制的行動逐步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