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南韓海軍陸戰隊兩棲突擊車參加2022環太平洋軍演時執行兩棲登陸作戰任務。US NAVY。
美國參議院軍委會日前通過2026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將送院會表決。比起過去「建議」邀請台灣海軍參與環太軍演的相對保守表態,2026年度的參院版本更強調台灣參與演習的重要性,「強烈建議」邀台參與。
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以26比1的票數,將2026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提交至參議院院會審議,並於11日公布逾20頁的法案概要。
國防授權法案是美國年度必通過的大法,內容核定資金額度並授權美國軍方及其他重要國防優先事項,以確保美國部隊擁有執行任務所需的訓練、裝備及資源。根據軍委會概要,法案強烈建議(strongly encourages)國防部長在適當情況下邀請台灣海軍參與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法案指出,如果國防部長決定不邀請,則需提出通知與說明理由。
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由美軍主導,每兩年舉行一次,是全球最大的國際海上軍事演習。美軍藉由這項軍演,加強環太平洋地區國家武裝部隊間的聯合行動能力。美國海軍曾形容環太軍演是獨特的訓練機會,有助於參與國家維持合作關係,這對確保海上通道安全至關重要。
至於美國眾議院去年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中,「適當情況下邀請台灣海軍參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的文字,是放在表達國會立場、但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國會意見(Sense of Congress)項下。
除了台灣海軍參與環太平洋軍事演習,法案也指示國防部與台灣合作制定聯合計畫,共同研發及生產無人機與反無人機能力,以及評估台灣的關鍵數位基礎設施,並提出強化這些設施的可能行動方案。
法案並授權美國行政部門撥款10億美元(約新台幣292億元)用於「台灣安全合作倡議」(Taiwan Security Cooperation Initiative),並擴大其用途以涵蓋戰鬥傷患救護及醫療設備。
其他涉及印太的部分,包括禁止削減美軍在朝鮮半島的軍事部署,直到國防部長能向國會證明這麼做符合國家利益,以及提供報告詳述對日本發展及部署作戰反擊能力的支持等。
在參、眾兩院院會各自表決通過後,由於兩院版本不同,將透過兩院協商尋求共識,並各自針對最後版本重新表決通過後,才會送交白宮由總統簽署生效。
依照美國法規制度,國防授權法案立法完成後,還要等撥款法中納入相應金額,款項才會到位。換句話說,國防授權法案給了行政部門「怎麼用錢」的權限,後續執行的具體金額,就必須看兩黨在撥款法案上的折衝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