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太報解析】星鏈、認知戰...中國學者密集研究俄烏戰爭 作為攻台教材

    2023-03-08 16:43 / 作者 莊蕙嘉

    持續一年多的俄烏戰爭令全球憂心,中國將之視為未來對台動武的「案例研究」。路透社分析中國近百篇軍事期刊論文,發現共軍及學者關注重點包括如何擊落讓烏克蘭保持情報與通訊暢通的「星鏈」(Starlink),增加軍備對抗肩射飛彈的防衛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強推動認知作戰」,箝制社群媒體防止西方思想滲透。




    圖片
    中國軍事學者密集研究俄烏戰爭,作為武力犯台參考。路透社




    路透社閱讀超過20份中國防衛期刊、數百名學者撰寫的近百篇論文,作者來自人民解放軍(PLA)相關的大學、國營武器製造商以及軍情智庫等,並訪問產官學界人員。由於主題敏感,受訪者皆不願具名。



    一名美國國防官員說,儘管烏克蘭和台灣有太多不同之處,俄烏戰爭仍讓中國「學到很多」。官員指出:「俄國侵略烏克蘭讓中國學到最關鍵的一件事,那就是侵略會面臨對手愈來愈團結的行動。」



    •星鏈:讓烏克蘭和西方溝通與情報交換暢通無阻的利器



    超過6篇的論文聚焦於美國首富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開發的通訊衛星網絡「星鏈」(Starlink),即使俄國集中火力攻擊烏克蘭基礎設施,烏克蘭的通訊和情報並未因此中斷。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的學者,去年9月發表論文指出:「星鏈在俄烏衝突中的卓越表現,必然將驅使美國與西方國家在亞洲的潛在衝突情況中擴大應用星鏈。」



    論文作者也呼籲北京當局加速開發自家衛星網絡,並且研究出擊落星鏈或讓它無法運作的方法。



    •無人機:擔當先遣部隊角色



    俄烏戰爭也讓中國學者發現,開發無人機是相當值得的投資。中共已數度在台灣週邊測試無人機飛行。



    中國國營國防製造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NORINCO)在一份戰車軍備期刊中指出:「這些無人飛行器在未來戰爭中可扮演『破門而入』的先遣部隊。」點出無人機在戰爭中可率先削弱敵人防衛的能力。



    •耐炸的戰車:提高軍備自主防衛能力



    一份去年10月發表於官方期刊的論文點出,有鑑於「俄國戰車、裝甲車及船艦在戰場上的嚴重損耗」,被烏克蘭軍方以刺針(Stinger)、「標槍」(Javelin)等肩射性反戰車飛彈擊毀,中國應該加強軍備的防衛能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許瑞麟(Collin Koh)指出,俄烏戰爭給中國相當重要的一個借鏡是,繼續開發網路戰爭武器,並且找出能加強防禦西方現代武器的防護方法。



    •戰略:因地制宜的戰術



    許瑞麟表示,星鏈的奇襲應用,俄軍以鐵路運輸軍備而遭烏軍鎖定攻擊,以及烏軍特種部隊「薩滿營」潛入俄國境內炸油槽,在在顯示俄軍在現代化戰爭中窘態百出。



    對於自1979年介入越戰後就沒再打過現代戰爭的解放軍來說,「缺乏現代實戰經驗」正是中國的顧慮。而北京當局考慮軍援俄國恐導致戰事變化,也是西方的隱憂。




    圖片
    圖為俄國總統普丁(右)去年12月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視訊會談。路透社




    當然,俄國戰術並非一無是處,期刊《戰術導彈技術》刊載的論文便提到俄軍使用「伊斯坎德爾導彈(彈道飛彈)」,有效打擊烏國目標。



    •台灣:所有問題的核心



    一些中方論文強調,烏克蘭衝突的問題,凸顯中國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可能因台灣問題爆發區域衝突的風險。儘管華府對於是否軍事干預台海衝突,一貫採取「戰略模糊」立場,但依據《台灣關係法》,美國有義務提供台灣武器協助其自我防衛。



    美國政府官員及軍方將領多次提到「2027中共犯台」的說法。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上月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下令軍方做好2027年之前對台出兵的準備,但也提到,習近平對於俄國侵略烏克蘭出師不利的現狀感到不安。



    不過烏克蘭和台灣的地理環境大不相同,中共若要出兵,可輕易封鎖台灣海域,切斷西方國家軍援。



    關於解放軍將如何攻台的戰略仍是祕密,中國軍事期刊中提及台灣的篇數或篇幅皆不多。而且據外交官員透露,這些研究報告都有另外提交中央的「完整版」,刊登於期刊的是經過審查與刪減的「修訂版」。



    •共軍結論:加強認知作戰、嚴管社群平台



    中國學者研究俄國戰事失利的原因,包括採用過時戰術,缺乏統一的指揮部,情報戰打不過北約(NATO)等。



    此外,烏克蘭與西方團結對抗俄國,「以小搏大」歸功於情報與通訊暢通。解放軍的「信息工程大學」呼籲中央「加強認知作戰架構,並且收緊社群媒體管制,防止西方在衝突期間透過資訊戰影響人民」。



    中國國防部並未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因此這些論文是否充分反映中共中央的看法,路透社表示無法斷言。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從發表的論文數量來看,俄烏戰爭對中國軍方思考如何武力犯台而言,是一個絕佳的觀察機會。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