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海空運市場出現短期搶運潮,圖為基隆港。路透社
美中關稅政策牽動出貨節奏,6月海空運市場出現短期搶運潮,推升量價。台驊控股觀察,6月後期海運運價已開始回落,空運則受AI伺服器與高科技產品支撐穩健,但急單效應趨緩,預期7月起,海空運市場將逐步回歸常態化出貨節奏。
台驊控股6月合併營收新台幣20.66億元,月成長8.96%,年減23.39%。累計前6月合併營收112.44億元,年減2.15%。
台驊表示,6月海運營收為12.82億元,月增17.27%,主要受美中貿易政策變動影響,客戶提前出貨,推升短期運量;然而,船公司大舉增班後供給擴張,運價月中後出現修正,市場進入調整期。空運營收5.22億元,月增5.35%,受惠AI伺服器、半導體與通訊設備出貨需求持穩,加上跨境電商快遞貨量增加,支撐空運出貨表現。
台驊表示,隨著搶運訂單於月中後陸續消化,加上船公司於5至6月間擴大艙位投放,市場供需結構出現調整,6月下旬起運價逐步回落,截至6月28日,美西航線運價已回檔,市場朝正常補貨節奏修正。
展望7月,台驊表示,海運方面,前期集中出貨效應已充分反映於6月運價波動,北美線艙位利用率趨於穩定,但中國與台灣對美關稅政策仍未有明確對等回應,未來是否形成新一輪出貨動能仍有待觀察。
空運部分,台驊認為,急單結束後整體需求略為收斂,但AI伺服器、半導體與高值電子貨品出貨仍具一定支撐,市場艙位壓力緩解,運價漲勢也趨於和緩,整體將回歸穩健調整。
中菲行6月自結集團營業額25.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5%,由於新台幣兌換美元大幅升值,因此雖然6月空運貨運量較去年同期成長3成,海運貨運量成長近1成,但是受到匯率換算影響受限。累計前6月,中菲行集團營收144.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2%。
觀察6月空運市場,中菲行表示,隨著美國關稅暫緩期即將到期,人工智慧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需求不斷上升,亞洲地區市場相當繁忙,運價得以維持。
針對6月海運市場,中菲行指出,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力因船公司空班減少和增加加班船等因素,艙位供給增加,又因為預期美國會加徵高關稅,海運需求已提前反映,貨主提早出貨,再加上6月淡季因素,運價隨之下跌;亞洲地區的運費基本上則保持穩定,波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