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羅唯仁疑似帶槍投靠英特爾。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已公開駁斥「此為謠言」。取自TSMC
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羅唯仁在7月退休,近日媒體報導,傳羅唯仁攜2奈米以下機密資料至英特爾任職,引起軒然大波。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20日公開駁斥,「這只是謠言和臆測,毫無根據。我們尊重智財權」。而羅唯仁早在去年(2024)就被調至俗稱「退輔會」的企業策略發展組織,並非處於研發核心位置。
國發會主委兼台積電法人董事葉俊顯本週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羅唯仁在1年多前就已調離原單位,不會接觸核心,大家也不必擔心台積電技術外洩。台積電年報確實顯示,羅唯仁2023年還在研發組織擔任資深副總;2024年起,則調任至企業策略發展組織。
經濟部長龔明鑫也指出,會和工研院討論是否撤銷羅唯仁的院士頭銜。工研院則低調回應,「本案已進入調查程序,目前不便評論」。
羅唯仁於2004年7月1日加入台積電,今年7月27日退休,在台積電任職逾21年。翻攝自ITRI YouTube
這些高管都待過企業策略發展組織除了羅唯仁之外,台積電好幾位資深副總在退休前,都待過企業策略發展組織,此組織也因此有了「退輔會」稱號,包括今年4月退休的前資安長林錦坤,目前在聯發科擔任顧問。還有前亞利桑那子公司董事長瑞克.凱希迪(Rick Cassidy),也曾在企業策略發展組織擔任資深副總,目前已轉任執行顧問,將於明年1月退休。
台積電前資安長林錦坤甫於4月退休,目前在聯發科擔任顧問。取自TSMC
弔詭的是,台積電曾於7月公告,資深副總何麗梅轉任企業策略發展組織並持續領導企業永續組織,但目前她的職稱仍為「企業永續資深副總」;並沒有冠上企業策略發展組織頭銜,顯見何麗梅短期內仍無退休的打算。
截至2024年底,台積電全球員工總數逾8.4萬人,組織架構龐大,設有營運、研究發展、全球業務組織、業務開發、品質暨可靠性、資訊技術,以及資材管理組織,由2位共同營運長秦永沛、米玉傑管轄。另有企業規劃組織、企業策略發展組織、財務、法務以及人力資源組織等,則直屬總裁魏哲家管轄。
規模如此龐大的企業,不只有「退輔會」,也曾出現過「冷衙門」。2009年成立的太陽能與LED新事業部門,就是其中一例。
前執行長下台後被調至「冷衙門」2008年,全球發生金融海嘯,台積電也無法倖免於難,2008年第四季營收僅20億美元;2009年首季更縮至11.3億美元,已接近盈虧邊緣。當時的執行長是蔡力行,他大膽實施裁員手段,將績效評估最差的840名員工資遣。
2009年3月,被離職員工組成自救會,甚至到創辦人張忠謀寓所附近進行陳抗。5月,張指派高級主管組成5人小組與自救會溝通,5月13日,台積電宣布邀請所有被離職員工返回公司任職,但僅有約250名(約3成)返任;未回任的員工則領取優於法令的資遣費,公司加發關懷金,他們也能請領失業給付。
張忠謀在《自傳下冊》寫道,這是一次「變相裁員」事件,對於績效評估制度淪為裁員的工具,感到十分痛心。而蔡力行則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因為他做的決定被張反轉,蔡曾是張忠謀最看重的接班人選。
當時,台積電的新事業是太陽能和LED,且已成立「未來科技業」部門,就由蔡力行擔任新事業總經理。張忠謀認為,倘若蔡不會因一個挫折而灰心,繼續準備東山再起,就還能「保留繼承我職位的機會」。
可惜,這個機會沒有出現圓滿結局。外在因素使得台積電新事業並不成功,中國大力投資太陽能,造成太陽能產能過剩,而LED又是少數廠商霸佔智財權的局面。
張忠謀提到,「力行在努力數年後,於2014年離開台積電,轉任中華電信董事長,又於2017年轉至聯發科擔任共同執行長,現在已是副董事長暨執行長。
台積電栽培的人才,最後為別家公司所用,對台積電來說,是非常可惜的事」。
蔡力行離開台積電後,偶爾會回到前東家參加重要活動,去年還出席台積電運動會,與老同事相處甚歡。取自TSMC
另一位失勢者也鼎鼎有名!另一個在台積電失勢的知名人物是梁孟松
(註1),他擁有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博士學歷,於1992年加入台積電,當時40歲。2000年,由蔣尚義帶領的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0.13微米銅製程技術,梁孟松也是其中一員,加上余振華、林本堅、孫元成與楊光磊,這六人有了「研發六騎士」稱號。
2006年7月,台積電研發副總蔣尚義因為要照顧年邁的父親辦理退休。當時,曾為台積電建立先進製程模組的梁孟松,原本認為自己有機會更上一層樓。沒想到,後來人事命令發布,是另一位研發六騎士之一的孫元成
(註2)升任,梁孟松則調任基礎架構專案處長,沒有升上研發副總。
2006年7月,蔣尚義第一次從台積電退休時,由孫元成接任研發副總一職。鴻海提供
《晶片島上的光芒》一書
(註3)中提到,梁孟松在台積電工作16年,最高職位是資深研發處長,在2009年2月離職。梁孟松在競業禁止期間屆滿後,向台積電領取4600萬元股利,於2011年7月進入三星晶圓代工部門擔任副總經理暨技術長。
台積電懷疑,在梁加入三星前,他就已經開始把台積電機密洩露給三星,於是在2011年提出訴訟,向智慧財產法院提出3點訴求:首先,不得洩漏其任職台積電期間所知悉的營業祕密;其次,不得洩漏台積電研發部門人員的相關資訊予三星電子;第三,禁止梁孟松在2015年底前,以任職或其他方式為三星提供服務。
當時,媒體完整披露了智慧財產法庭的訴訟過程。梁孟松泣訴,自己16年來為台積電兢兢業業做事,卻被調到新單位,足足有8個月的時間沒事做,「憑我的資歷要我去一個不能發揮的單位,我感到被欺騙、被侮辱,高層完全不重視我,我的尊嚴受損,實在太難堪,無法面對公司所有認識我的人。」
梁孟松在法庭上,保證自己遵守與台積電的合約,還控訴「台積電無情無義!自己並非媒體所說,是投奔敵營的叛將,這對他的個人人格,家人都造成很大傷害」。
前處長爆料:羅唯仁提出「把梁孟松調離研發組織」
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曾親口對媒體表示,「梁孟松基本上是被趕走的。他在台積電的時候,就像刺蝟一樣、沒有朋友,而且他的傲氣很重,瞧不起沒能力的人,這種個性會得罪很多人;最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對台積電的貢獻遠遠超過孫元成。」
楊光磊還爆料,蔣尚義第一次離開台積電時,那時由孫元成升任研發副總,羅唯仁也從營運組織轉至研發組織擔任副總,「但羅唯仁其實不是做R&D的人」。
他回憶,梁孟松某次出差回來,發現自己被調到基礎架構專案處,原本偌大的辦公室被改裝成「4個房間、4張桌子」,而這個
把梁調離研發組織的想法,就是羅唯仁提出來的。」楊光磊認為,台積電當時的做法實在太過粗糙。
楊光磊目前擔任台科大產學創新學院執行長,曾是梁孟松在台積電任職期間的戰友。戴嘉芬攝
梁孟松被三星挖角一事震驚國際,促使我國加速修訂《營業秘密法》,新法已於2013年2月1日正式施行,對於以竊取、侵占、詐術、脅迫、擅自重製或其他不正方法而取得營業秘密,進而使用、洩漏者,導致損害營業秘密所有人之利益者,增訂刑事責任;另針對境外使用者也加重處罰。
此外,我國亦於2022年6月修正《國家安全法》,於第3條新增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規定:「任何人不得為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境外敵對勢力或其所設立或實質控制之各類組織、機構、團體或其派遣之人,為侵害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之行為;且任何人不得意圖在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使用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而為侵害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之行為。」
《國安法》第8條亦增訂:「侵害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行為之刑事處罰與科處罰金刑時之加重級距,及鼓勵自首、自白等減輕或免除其刑之規定。另為更周延保障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不受侵害,並使企業更加重視法令遵循與改善措施,爰有法人兩罰與舉證免責之規定。」
行政院並於2023年首度公告22項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涵蓋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資安領域;其中一項即為「14奈米以下製程之IC製造技術及其關鍵氣體、化學品及設備技術」;2024年再新增「量子位元設計與製程技術」等10項,總數擴大至32項。
日前喧騰一時的台積電3內鬼案,即為首宗違反《國安法》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的案件,檢方以違反《國安法》第8條第2項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之域外使用罪起訴罪嫌。
另針對羅唯仁是否違反《營業秘密法》或《國安法》?台灣高等檢察署智財分署己於18日主動將案件列為他字案進行調查,釐清羅是否涉及《營業秘密法》、《國安法》或其他不法情事。
註1:梁孟松於2011年7月進入韓國三星電子任職;目前是中芯國際CEO。
註2:孫元成目前是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暨產學創新研究學院院長。
註3:《晶片島上的光芒》一書由資深媒體人林宏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