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產業研究資深總監曾瑞榆在SEMICON展前記者會分析半導體設備市場趨勢。戴嘉芬攝
SEMICON Taiwan 國際半導體展將於本週三開展,主辦單位—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日(9/8)舉辦展前記者會。SEMI產業研究資深總監曾瑞榆會後受訪表示,美國將撤銷半導體在中國廠的豁免許可,對台積電的影響不大,但對三星、SK海力士影響較大,因為這兩家在中國的產能占比都非常高。
曾瑞榆指出,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將成長7%至10%,前段晶圓設備將成長約6%至7%,測試設備將成長23%,封裝設備將成長8%。而台灣半導體設備市場可望大增100%,增幅將高於原先預估的70%,預期明年可望維持300億美元規模水準。
他繼續表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低於疫情前的平均水準,在高度不確定性的情形下,半導體企業投資步伐可能趨緩。
他進一步指出,AI、高效能運算等相關的7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和記憶體投資占整體設備市場比重今年約40%,預期2027年可望進一步提升至45%,2030年將達55%規模。
曾瑞榆受訪時表示,中國近兩年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仍是最高,但2028年之後就很難說。因為中國他們目前只能往成熟製程投資,台灣、韓國、美國則是先進製程主要的投資國家。
若從晶圓三雄的投資來看,他認為三星、英特爾的投資計畫已遞延,台積電則按原本計畫。目前看起來2028年之後設備市場會出現較明顯的成長趨勢。
記者問到,美國將撤銷英特爾、三星、SK海力士以及台積電在中國取得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的豁免許可,對各業者的影響為何?曾瑞榆表示,這對台積電的影響不大,但對三星、SK海力士影響較大,粗估這兩家在中國產能應該都超過15%以上,像是SK海力士無錫廠和三星西安廠雖不是最先進的工廠,但必須支援新的HBM產能,所以占比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