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重啟對全球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調整機制,根據白宮最新公布,台灣將適用20%的對等關稅。學者們表示,台灣關稅稅率相較首次公布的32%,已經下降12%,顯示談判團隊已經盡力爭取到最好的談判結果,然而,稅率20%勢必會衝擊我國出口,尤其機械、工具機等產品,將面臨日韓的競爭。
白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在官網公布各國關稅,其中台灣稅率為20%,高於日韓的15%,且自8月7日起生效。川普在行政命令中提及,有一些貿易夥伴,雖然曾參與談判,但其提出的條件在他看來,並不足以有效解決雙邊貿易關係的不平衡,或在經濟與國安議題上未能與美國充分一致。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觀察公布結果的稅率結果,相較首次公布的32%,下降12%,相較於日韓的降幅明顯較多,顯示談判團隊已盡力爭取到最好的談判結果,然而,由於對等關稅從8月1日起生效,
我國對美國的直接出口占比23.4%,加上美國啟動半導體232國安調查,還有晶片關稅尚未出爐,勢必重創未來出口及民間投資。
吳大任憂心,我國製造業仰賴出口,在美國宣布要開徵對等關稅,掀起一波拉貨潮,已有許多高科技業者赴美建立新基地,長時間下來,
投資會逐漸移至美國,削弱國內民間投資,不只經濟成長動力消退,一旦高科技業者外移,連帶衝擊工作機會,下半年無薪假與失業率可能顯著上升,影響家庭經濟及相關的民間消費。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指出,目前白宮僅宣布台灣對等關稅要開徵20%的稅率,若以出口來看,勢必會衝擊機械、工具機等產業,畢竟日韓的稅率15%,較我國具有價格優勢,還要面臨中國低價傾銷,恐怕是雪上加霜。
邱達生認為,由於日韓除了15%的關稅稅率,還加碼鉅額投資,台灣被課徵20%,應該是談判團隊堅守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的四大任務,換取其他條件不變,如此來看,20%稅率是不錯的成績,倘若還有其他附加條件的話,20%稅率就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