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14:11
台股持續上演新高秀!即便歷經4月重挫,今年以來大盤仍強力上漲逾兩成,除了台股基本面強勁,ETF資金大浪也功不可沒。根據凱基證券發行的〈ETF季報〉調查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台灣ETF市場規模已達近新臺幣7兆元,占基金市場整體規模占比逾6成5,第三季台灣ETF市場持續發燙,基金規模年增16.45%,發行檔數較上季增加13檔,受益人數也增加4.5萬人,其中平衡型ETF加入ETF戰場更是關鍵亮點。
2025-11-06 12:44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中國憑藉較低的能源成本與寬鬆的監管環境,將在AI競賽中擊敗美國,「中國將贏得AI競賽」。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11/6)日表示,中國的AI晶片效能目前不如輝達,AI晶片與伺服器用電量、水量都非常大,中國電價較低廉可能有優勢,但效能差距存在,短期影響不大。
2025-11-06 11:21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11/7)日舉辦「2026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院長張建一表示,今年AI伺服器、半導體鏈需求強勁,使得AI表現一枝獨秀,全年經濟成長率上調至5.94%,展望明年,由於基期墊高,加上投資速度趨緩,傳統產業復甦力道更明顯,將呈現「好的沒今年那麼好、壞的也不會比今年更壞」的格局,明年不再由單一產業拖著走,回到「均衡成長、適度修正」的節奏,預測明年全年GDP為2.6%。
2025-11-06 09:54
房價居高不下,許多購屋族不得不另尋出路,信貸成為重要出口。房仲業者彙整聯徵中心資料,截至今年7月,全台同時背有房貸、信貸的「雙貸族」達40.4萬人,若以大巨蛋座位席約4萬人估算,此人數可塞滿十座大巨蛋,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專家分析,疫情後雖進入房市多頭,但房貸成數問題成買房痛點,同時生活成本亦日益增加,致使民眾以信貸補足頭期款、裝修費,甚至借貸填補生活費缺口等情況日益常見。
2025-11-06 07:05
美中達成貿易戰休兵一年共識後,中國商務部5日宣布,11月10日起暫停對22家美國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實施相關措施一年;暫停對31家美國實體實施出口管制1年。在此之前,其中21家美國公司被指涉及對台軍售列入不可實體清單制裁。
2025-11-05 20:11
美國電腦晶片巨頭超微(AMD)在週二(4日)公布第三季財報時,也透露了該公司的Instinct MI308人工智慧(AI)晶片已經獲得美國政府允許出口到中國。與此同時,輝達(Nvidia)可以出口中國的H20晶片遭到中國抵制,市占率降到零,「川習會」也沒有放行輝達最新的Blackwell架構AI晶片出口中國。
2025-11-05 19:00
華爾街高層對美股發出回檔警告,四大指數全面收黑,亞洲股市普遍下挫,台股早盤大跌逾700點,在外資大舉匯出,加上美元指數重返100價位,新台幣匯率今(11/5)日延續貶勢,上午以30.96元開出,盤中更挑戰31元整數關卡,在出口商進場拋匯,匯價再度回到30.9字頭附近,最後在央行調節下,終場收30.954元、貶4.8分,連續六日收黑,續創半年以來新低,總成交值略縮至17.37億美元。
2025-11-05 18:27
北京當局週三(5日)宣布,為了具體實踐上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習會」達成的共識,中國將繼續延後一年才實施原本在4月時對美祭出的報復關稅。不過,美國農產品中關鍵的大豆,依舊面臨高稅率,業界指出價格無法與巴西等國競爭。
2025-11-05 17:51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10月貶值2.8角,適逢外資逢高調節、匯出約50億美元,為了維持匯市穩定,央行進場調節,使得外匯存底金額降至6001.97億美元。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表示,10月孳息為正成長,但主要貨幣對美元走弱,台股持續上揚,外資獲利了結,美元需求大,使得新台幣貶值,央行進場買匯阻升,使得外匯存底餘額單月下滑27.46億美元。
2025-11-05 15:53
歐洲車用電子晶片大廠安世半導體(Nexperia)近期陷入荷蘭與中國的外交風波,導致該廠晶片供應短缺。路透社今日(11/5)透露,日產汽車將從下週起削減在日本暢銷的自家運動休旅車(SUV)車款Rogue產量,成為科技戰下的犧牲品。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