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陳俐妏攝
新台幣兌美元從4月底一路狂升,目前更已升破30元大關,見到「29字頭」,台幣升值是長期趨勢,未來民眾感受最深刻恐怕是壽險業,因為台灣壽險業手握不少美元相關投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5/28)在立法院財委會中揭露驚人內幕,指出只要台幣升值1元,整體壽險業將面臨約2000億元台幣的匯兌損失,衝擊程度超乎外界想像,恐掀起壽險股股價動盪。
彭金隆備詢時也指出,目前壽險業總投資金額達37兆元,其中23兆元資金投資海外,若扣除美元保單,尚有15兆元,當中6成已避險,但仍有約6兆元曝險部位,折合約2000億美元。換句話說,台幣每升值1元,壽險業就得吞下約2000億元損失,壽險業的財報勢必大變臉,恐掀起壽險股股價動盪。
立委賴士葆提到,壽險公會希望資本適足率(RBC)填報,匯率可採半年日均價計算,財報會看好一點。對此,彭金隆表示,均價是非常中性作法,只是若市場緩跌,採用均價是有利的,若往上走就比較不利,「維持市場穩定很重要,特別是明年要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RBC將走入歷史」。彭金隆也強調,現行RBC制度僅剩半年效期,將轉換為新一代清償能力標準,未來制度將朝「穩定市場、順利過渡」方向調整。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昨公開表示,希望新台幣能緩步升值,讓廠商有時間因應,避免措手不及,賴士葆也詢問彭金隆,到底新台幣緩升好還是一次升足?日本因1985年廣場協議,陷入失落30年,彭金隆則說,廣場協議是很久之前,現在的複雜度遠甚於當年,「歷史不見得會重演」。彭金隆也強調,未來匯率走勢變數太多,難以預測。
另外,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及成立國家主權基金,彭金隆說,主權基金不同國家會有不同財源,例如挪威是來自石油而產生的財富,也有國家採取公債,金管會尊重權責部會思考,他說以新台幣計價的3種特質公債,也符合壽險業需要的投資方式。彭金隆也說,壽險業者也希望更多台幣投資機會,鼓勵資產負債管理,若主權基金公債是好標的,自然就是好的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