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泥股東會揭八年轉型成果 張安平:沒有水泥基礎建設,就沒有半導體

    2025-05-27 16:54 / 作者 財經中心
    台泥今天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張安平親揭八年轉型成績。台泥提供
    台泥(1101)今(27)召開股東常會,以「Mobilis in Mobili──在變動中改變」為主題,展現企業在地緣政治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的轉型成果與未來布局。董事長張安平指出,有人問水泥公司可以活一百年嗎?他說百分之百可以!「因為沒有水泥作為基礎建設,就沒有半導體與其他產業。」

    張安平表示,今年經營成果可能不見得比去年理想,面對種種挑戰,台泥將加倍努力推動轉型與創新。隨著布局逐步落實,台泥對明年的展望審慎,努力希望更好。

    台泥總經理程耀輝以「面對變局,砥礪前行」為題,向股東報告自2016年起推動國際化與能源轉型的成果。公司合併營收自2016年896億元,2024年成長至1,546億元,增幅近73%。若未啟動轉型與跨區域布局,營收可能僅剩840億元,與八年前相仿。他強調:「停滯才是最大的風險,轉型才是唯一出路。」

    在財務面,截至2024年底,台泥合併總資產達5,930億元,股東權益突破3,080億元,皆較2016年翻倍。EBITDA達歷史新高450億元,毛利率維持33%,展現穩健經營績效。近八年來公司已累計發出現金股利逾1,000億元,2024年現金水位仍維持1,300億元以上,淨負債與EBITDA比降至1.5倍,維持BBB-信評。

    張安平則指出,面對地緣政治風險與經濟放緩,台泥持續優化策略,強化財務紀律,建立多元供應鏈,並堅持「東西並進、南北平衡」的國際布局,化不確定為成長動能。

    他指出,台泥歐洲子公司Cimpor在6國25座工廠導入AI×IoT智慧監控系統,實現即時預警與維護;工程師配備RealWear AI眼鏡,語音操作整合SAP系統,大幅提升效率。大陸句容與英德廠則導入AI無人電動礦卡與無人機巡檢,節省營運成本並減碳,預估五年投資報酬率近30%。

    台泥自2020年也進軍再生能源、儲能與充電站,2024年新能源事業正式轉盈,全年營收突破百億元,EBITDA Margins達14%。EnergyArk儲能櫃結合水泥本業優勢,於台灣與大陸部署超過800MWh儲能系統,平均EBITDA Margins超過70%,並已完成逾1,000座快充站、3,500個充電點建置,2025年前將完成70座EnergyArk快充站。

    台泥總經理程耀輝在股東會說明公司八年轉型成績。台泥提供


    不過,程耀輝也指出,2024年4月的7.2級強震對花蓮和平廠造成重大損害,包含電廠停機36天、港口修復等,災損金額逾23億元。他表示,風險與機會並存,儘管綠能是成長動能,但市場波動與政策變化仍具挑戰性。他以合作夥伴Stellantis為例,2024年營收與獲利大幅下滑,反映全球電動化進程的不確定性,加上新台幣對美元與歐元的升值,也影響台泥財務評價。

    展望2025年,程耀輝預計,綠電年發電量將達1.42億度,可供應3.4萬戶家庭全年用電,儲能裝置容量將達2GWh,可為17萬戶家庭提供一天用電。他坦言新能源事業仍處經營播種期,尚需時間茁壯,但將持續以低碳建材、能源科技與AI應用為核心動能,打造穿越經濟週期的綠色企業。
    財經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