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陳品佑攝
投信發行ETF引爆券商營業員扛「責任額」亂象,金管會今天坦言,上周開始收到百來封民眾陳情投訴,都跟「責任額」相關,涉及10券商、9家投信、1家銀行, 已督導銀行做 KYC(認識客戶)、KYP(了解商品)守則,建立相關控管機制,業務員酬金制度須考量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已請銀行和券商公會去了解,再對金管會說明。
台股ETF投資熱潮成為台灣資本市場另類奇蹟,但投信公司為拚IPO目標,銀行、證券通路端的營業員和理專卻被設下沉重且不當的IPO(首次公開募股)責任額制度。這波檢舉潮從網路有人發動群組「#終結IPO制度暴力」開始,就是針對不當的IPO責任制度而來,上周五開始陸續投訴,迄今已多達百封檢舉信流向金管會、勞動部。
金管會表示,近期外界反應ETF發行對銀行與營業員訂有高目標和不當銷售,已督導銀行做KYC和KYP ,建立相關控管機制,而業務員酬金制度也須考量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已請銀行和券商公會去了解,再對金管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