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任泰豐輪胎技術部經理黃建興(圖左)及公會理事長吳聲華(圖右),因涉及內線交易移送北檢複訊。呂志明攝
股票上市公司泰豐輪胎(代號2102)2年前因為受美國商務部對台灣課徵高額反傾銷稅,營收受到重大影響,沒想到在公司發布重訊前,時任該公司技術部經理黃建興、公會理事長吳聲華等人為了避損,偷偷賣出手中持股,黃男還利用融券放空,但最後沒賺反虧。
台北地檢署今(2/18)日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持法院核發搜索票,前往泰豐輪胎、黃建興、吳聲華等人住居所共4處執行搜索,同時以被告身分約談2人到案,經檢察官複訊後,以涉犯《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罪,諭知黃建興15萬元交保、吳聲華10萬元交保。
2023年2月19日,泰豐輪胎盤後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宣布觀音廠擬全面停止生產。資料照。取自證交所網站
2023年2月10日,泰豐輪胎因為受到美國反傾銷稅、通膨衝擊停牌,盤後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宣布觀音廠擬全面停止生產,由於泰豐旗下中壢廠已於在2021年6月宣布關閉,如今觀音廠跟進,形同全面暫停台灣生產。
當時泰豐在說明會上指出,自2021年起美國商務部(DOC)開始對台灣多國乘用及輕卡車胎,課徵高額反傾銷關稅,其中泰豐稅率達84.75%,嚴重衝出口美國市場,美國市場銷售佔比高達8成以上,中壢廠停產後, 營收驟降約8成以上。由於美國反傾銷高關稅政策至今仍持續,現階段對美國出口頓失去競爭力,使得財務持續虧損狀況嚴峻。
泰豐在說明會中也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壓力不斷,進口及消費者物價大幅上漲,生產成本倍增,雖試圖轉換銷售市場並洽談東南亞代工,但短期內仍無法擺脫虧損,為避免虧損擴大並追求永續經營,顧及股東最大利益,不得不暫時停止觀音廠生產,重新檢討供應鏈定位與海內外銷售佈局。
然而在重訊發布前,當時在泰豐輪胎擔任技術部經理的黃建興,以及公司員工、時任公會理事長的吳聲華,在得知泰豐的利空消息時,為了避損,偷偷賣出手中持股,黃男不僅避損還想賺一手,竟利用融券放空,但最後沒有獲利還虧損。
18:51 出版
20:29 更新(照片)
22:22 更新(強制處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