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季調後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值為48.7%,中經院指出主要反映季節性因素,川普效應並未發酵。廖瑞祥攝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2/10)日公布1月季調後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值為48.7%、下跌2.1個百分點,中斷連續兩個月擴張,再度轉為緊縮。院長連賢明說明,1月PMI從50.8%降至48.7,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也出現下降,主要反應季節性調整,川普效應並未發酵。
中經院今日發布1月的PMI及NMI數據,經過季節調整後的PMI,中斷連續2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下跌2.1個百分點,來到48.7%,在五項組成指標中,經季調的新增訂單與生產轉為緊縮(數值在榮枯線50%以下),而人力僱用呈現和供應商交貨時間呈現擴張,存貨則持續緊縮。
1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斷連續2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下跌2.1個百分點至48.7%。中經院提供
在六大產業中,三大產業回報PMI呈現緊縮,各產業依緊縮速度排序為交通工具產業、電子暨光學產業與基礎原物料產業;反觀食品暨紡織產業、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則皆回報PMI為擴張。
連賢明指出,從去年12月廠商對川普就任就抱持觀望態度,並審慎調節庫存影響,加上工作天數和農曆年前拉貨等季節性因素,使得PMI由擴張轉為緊縮,不過,比較驚訝的是,觀察廠商的反映,對於未來預期採取較為正面的態度。
連賢明補充,這些資料是在川普正式就任前所進行的調查,是關稅佔正式開始打之前,可能整體關稅帶來的實際影響,要到2月的PMI數據出爐後,才會比較清楚明朗。
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27個月擴張,指數回跌1.5個百分點至55.0%。中經院提供
至於1月未經季節調整的NMI已連續27個月擴張,指數卻回跌1.5個百分點至55%,而非製造業自2023年11月以來首次回報未來展望呈現緊縮,指數為49.6%。
連賢明說明,1月NMI受到農曆年假期工作天數較少,且股市波動劇烈,以及部分國內住宿餐飲、零售業年前銷售不如預期,使得未經季調的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分別回跌2.8與3.0個百分點,分別來到56.9%與54.2%。
根據中經院統計,在八大產業中,七大產業NMI呈現擴張,僅零售業回報呈現緊縮。主要受到春節出境旅遊人數創疫後新高,部分國旅、內需住宿餐飲、零售等旺季表現不如預期,住宿餐飲業的未來展望指數中斷連續四個月的擴張,而內需零售業者對未來看法相對保守,未來展望已連續2個月緊縮,再加上農產、水產與民生用品批發業者因農曆年旺季結束,對未來看法轉為持平,使得批發業者對未來展望從持平轉為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