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副執行長、國際法學者宋承恩。資料照。
美國白宮於當地時間31日宣布對台灣徵收20%對等關稅,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批評,跟主要國家比,台灣對美談判是最不透明,他質疑,除了台積電投資,台灣還要付出什麼代價?賴清德應該親自出來說清楚、講明白。不過遠景基金會副執行長、國際法學者宋承恩表示,政治攻防可以,但至少要有make sense,反對黨卻顯示連最基本的法律性質都搞不清楚。
宋承恩強調,關稅是一個國家的單方高權行為;美國要實施的關稅,不需要台灣立法院議決,而這也不是黑箱,則是確定的。「會那樣看川普對等關稅的人,是錯得太離譜。」
宋承恩首先說,美國公布對台灣徵收20%對等關稅後,國內評論雜沓評價不一,不過事情很重要也很複雜,必須持續不斷研究處理,政府也在持續與台灣社會對話,但他認為,有些評論出於對川普對等關稅的法律性質的錯誤理解,評價或解方也是錯誤的。
宋承恩解釋,川普的「對等關稅」並非貿易協議,而是以總統執行命令的方式為之,但社會上對台美協商談判,都用「協商」(negotiate)、「協議」(agreement) 稱之,因此很多人,包括國內兩位擁有美國名校博士學位的反對黨主席,都想當然爾認為,台美當前的協商會產生一項協議。
宋承恩表示,大家普遍以為談判最終會有國際條約或協議,因此應依條約程序處理,才會在國內生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甚至說「須經國會同意」,但他認為,傅的說法顯然沒有掌握當前川普對等關稅的法律性質是「美國單方行為」。
宋承恩說明,所謂「美國單方行為」,依據的是總統的權力,工具是總統執行命令(Executive Order),歷次的關稅總統執行命令中,皆詳列其授權依據,論者應該要看並予以了解,而不是想當然爾地以貿易協議視之。
宋承恩表示,單方行為雙方會達成合意 (agreement / a pact),但是否會簽什麼來記載下這些合意,工具上的選擇還未明,應該是還未談定,無論如何,並不一定會以一項 「協議」(an instrument of agreement)行之,特別是關稅稅率的部分,各國所適用的稅率已經歷次總統執行命令公布並且即將施行,因為關稅是一個國家的單方高權行為。
宋承恩認為,台美終究將達成的合意,法律性質為何,牽涉談判內容與美國和台灣的政策目的,合意的內容不是只有美國的關稅稅率,還包括其他部分這樣的一個協議(pact),法律性質為何,還需要仔細處理。
宋承恩強調,美國要實施的關稅,不需要台灣立法院議決,這也不是黑箱,這是確定的事實,「會那樣看川普對等關稅的人,是錯得太離譜。」他批評,許多立委一路把關稅稅率跟新台幣匯率混淆,以致出現將稅率與匯率升值幅度混同疊加計算的情形,「政治攻防可以,但至少要 make sense。」
宋承恩表示,記者會中,賴清德被問到是否須經國會處理時,回答「攸關國會的部分」一定會經過國會,表示政府對於當前正在談判的「pact」,其法律性質以及後端如何處理,有基本的掌握。
宋承恩慨嘆,反對黨後續應就此與執政團隊周旋,現在卻顯示連最基本的法律性質都搞不清楚,從而批評這是「重大挫敗」或「黑箱」,也就毫無說服力。
最後,宋承恩表示,談判的其他基本面向,還有美台談判是否受中國干預、川普政府政策目的為何、以及「pact」內容的可能樣貌,同樣也必須基於對基本面的理解,而非望文生義或臆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