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財政部邀22縣市談財劃法 水平分配5指標有共識 綠能、污染指標有歧見

    2024-09-04 16:44 / 作者 吳馥馨
    財政部外觀。 吳馥馨攝
    財政部今(4)日邀22縣市代表討論《財政收支劃分法》水平分配指標,與會人士透露,今天會議就營利事業營業額、人口數、土地面積、農林漁牧就業人口、自籌財源等5項指標進一步凝聚共識;但針對財政紀律、再生能源、污染指標等3項指標仍有歧見,仍待財政部收斂。

    財政部長莊翠雲日前表示,8月1日已邀各地方政府商議財劃法水平分配指標,經剔除23個不具客觀性及普遍性的指標後,仍有52個指標尚未凝聚共識;而5個已有共識的指標分別是人口數、土地面積、營利事業的營業額、農林漁牧人口、工業人口。

    財政部今天再次找22個縣市代表前來開會,並就上次已達成共識的5大指標進一步討論;其中,人口數、土地面積屬於「基本建設需求」;農林漁牧人口、工業人口及產值則合併,並與自籌財源一併歸納為「財政努力」。

    人口數方面則將人口年齡結構納入調整,包括65歲以上人口數、14歲以下人口數納入調整系數,以因應人口結構差異所需要的財政支出需求。

    自籌財源方面,包括地價稅、房屋稅、土增稅這些由地方徵起的稅目,則會考慮各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例如是否依市場行情調整房屋評定現值。

    與會人士透露,雖然財政部已將各地方的賸餘、短絀,也就是財政紀律納入指標,但究竟是因嚴守財政紀律而有賸餘者能分配到更多,或是財政短絀者該分到更多,未有共識。

    污染指標方面,有地方政府認為企業多把工廠設在當地,但總公司在台北市,因而要納入污染指標;但反對者則認為該指標不恰當,工廠設在當地也是帶動地方就業與經濟繁榮,故而保留。

    再生能源雖然是國家當前重要建設,但究竟是該用實際發電量,或是新增發電量、或設置面積來計算卻各執己見,只能暫時保留。

    與會人士表示,今天討論仍著重在指標面的釐清,一些指標雖已有共識,但仍未及就計算權重進一步討論。預料財政部還會擇期召集各地方政府代表進行下一步討論。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