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空軍的疾風戰鬥機(Rafale,或譯為飆風)是法國達梭飛機公司在1970年代ACX計畫設計的中型多用途戰鬥機,採用雙發動機與三角翼設計,此為雙座版Rafale B型,配有空中加油管。截自達梭官網
幻象戰機原廠「達梭」公司執行長特拉皮爾(Eric Trappier)向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巴緹斯黛(Marie-Noelle Battistel),證實台灣「想要購買」新式4.5代的「疾風」戰鬥機,來取代妥善率逐漸降低的幻象2000戰鬥機。特拉皮爾稱,出售疾風戰鬥機不取決於自己,不評論是否應該賣給台灣,「這不是我的責任,而是國家的責任。」軍事專家陳國銘肯定法國有售台的疾風戰機的想法,因為四代半的戰機適合台灣防衛之用,至於印巴空戰中疾風戰機遭到中國外銷的殲-10戰機擊落,反而是台灣可以跟法國談判的籌碼,要求提供補強與更完整的對地作戰能力,甚至未來搭配無人「忠誠僚機」的系統整合空間。
「疾風」戰鬥機(Rafale)是法國達梭飛機公司(Dassault Aviation)在1970年代為了後續作戰需求而設計的中型多用途戰鬥機,採用雙發動機與三角翼設計,要求具備高度機動性能。此型戰鬥機的設計,是整合了法國空軍的「戰術作戰飛機」(Avion de Combat Tactique - ACT / Tactical Combat Aircraft)計畫,與法國海軍的「海軍作戰飛機」(Avion de Combat Marine - ACM / Naval Combat Aircraft)計畫,合併成一項稱為「試驗作戰飛機」(法文為:Avion de Combat Experimental - ACX ),也就是英文的Experimental Combat Aircraft)研發計畫,目標是希望能發展出一架具有空優作戰及對地攻擊能力,及具備全天候執行任務能力的多功能戰機。隨後命名為「疾風」(Rafale)戰鬥機(或譯為「飆風」)。
法國空軍參與北約立陶宛部署行動的疾風(或譯為飆風)式戰鬥機。路透社
疾風-A型戰鬥機原型機首度試飛於1986年7月4日舉行,作為性能展示平台,獲得法國軍方認可後,隨後推出空軍單座型的「疾風-C」在1991年5月19日試飛成功,隨後於2001年5月18日正式進入法國空軍服役。
疾風-C具多功能作戰需求 最有可能取代幻象
就以台灣最可能購買、以取代單座型幻象2000-5戰鬥機的「疾風-C」來說,其空重為9,850公斤(21,720磅),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4,500公斤 (54,013磅)。「疾風-C」動力方面配備2具「斯奈克瑪」(Snecma)M88-2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方面,單發動機為50.04千牛頓(11,250磅)X2,雙發為100.08千牛頓(22,500磅);全開後燃器時的最大推力為單發動機為 75.00千牛頓(16,860磅)X2,也就是雙發動機最大出力為150千牛頓(33,720磅)。
「疾風-C」戰鬥機在高空時,最高飛行速度為1.8馬赫(約為每小時1,912 公里)。若以空優任務而言,「疾風-C」內部油箱加滿油,攜帶2枚「雲母」(MICA)中程空對空飛彈與2枚「魔法」(Matra R.550 Magic)短程空對空飛彈的話,其推重比可達到0.988,算是性能不錯的四代半(4.5代)戰鬥機。尤其是前機身加上主動整合式的「前翼」(或稱「鴨翼」)設計搭配三角翼(主翼),在空氣動力學上配合「不穩定控制」的設計,兼具高機動性與穩定性能,一般正常飛行操作可達到正9個G與負3.6個G的飛行動作,甚至在2019年進行單機性能展示時,疾風戰機甚至做出高達11個G的高G力動作,令各國軍方刮目相看。
法國空軍疾風(Rafale B)雙座戰鬥機(或譯為飆風)於2025巴黎航太展地面展示其武器配備,包括可配備射程達100公里的「流星」(METEOR)超視距外(BVR)空對空飛彈等。截自達梭官網
而有專家指出,疾風戰鬥機主動整合式前翼與三角翼的組合,提升了從低速至穿音速(transonic)時的機動性能,也有利於超音速巡航,增加酬載能力,可多攜帶飛彈與油料,適合多功能戰機的作戰需求。
武裝方面,疾風戰鬥機除了前面提到的法製魔法短程空對空飛彈與雲母中程空對空飛彈之外,基本武裝也有一門GIAT公司的30公厘口徑的機炮。此外,還能配備射程達100公里的「流星」(METEOR)超視距外(BVR)空對空飛彈,大幅提升接戰能力。對地攻擊方面,更能夠掛載「暴風影」(Storm Shadow,或稱SCALP-EG)通用型遠程自主巡弋飛彈系統、歐洲飛彈集團(MBDA)生產的、攻擊機場跑道為主的「阿帕契」巡弋飛彈等遠距遙攻武器,對地攻擊能力相當強。
巴基斯坦空軍向中國購買的外銷版殲-10CE戰鬥機,與法製「疾風」(Rafale)戰鬥機外型類似,同樣擁有前翼與三角翼構型。殲-10CE在2025.5.07空戰中擊落印度法製「疾風」戰機,資料照。微博「矚目雲霄」
不過,今年5月7日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邊境衝突時的空戰中,傳出印度方面有2至4架法製疾風戰鬥機,疑似遭到巴基斯坦利用中共殲-10戰鬥機、搭配中國製預警機與PL-15(霹靂-15)型中程空對空飛彈「系統戰」擊落,中國網路上甚至有聲稱是「A射B導」的說法,也使得外界對疾風戰機的戰力存疑。
曾遭殲-10擊落 需靠電偵能力提升存活力
嚴格來說,由於4代半的「疾風」戰鬥機並不是一架以雷達「匿蹤」(stealth)為主的「隱形戰機」,因此外型設計上仍以達到多功能作戰需求的最佳空氣動力學設計,但為了提高實戰的存活力,「疾風」戰鬥機量產型仍修改了設計,包括機身外型調整,在主翼及前翼的後緣改為鋸齒狀,縮小尾翼的尺寸,在座艙罩鍍上導電層等,都是為了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並且減少紅外線訊跡。
印度空軍法製飆風(Rafale)戰鬥機垂直尾翼殘骸,編號BS001,被印度居民發現。網路資料
既然「匿蹤」隱形不是「疾風」戰鬥機閃躲雷達偵測的強項,就要靠電戰能力來補強,因此在機體內部整合一套「達利斯」公司與法國空中巴士公司(Airbus)共同開發的「光譜」(SPECTRA)整合式電子戰系統,高度整合與自動化,可干擾、壓制地面或空中的雷達偵測電波,提升「疾風」戰鬥機的存活力。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分析,疾風(Rafale)戰鬥機性能上當然優於屬於第三代戰機的幻象2000,疾風還是四代半戰機,第一個就是內裝的軟體,整個戰場覺知感測器等都比較發達,確實是台灣的幻象2000-5型所沒有的,但是台灣的幻象2000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對地攻擊能力。
陳國銘說,第一個假設我們站在法國的立場,若法國要賣台灣要疾風戰機好了,「至少我們空軍會要求,第一個性能有沒有跟法國現役部隊一樣,第二個是沒有對地跟對海攻擊還有戰場整合能力,這是我們可以要求的。」
2023年6月法國巴黎航空展展出的暴風影/SCALP空射巡弋飛彈。路透社
陳國銘也指出,尤其是在印巴空戰中,印度空軍的法製疾風戰機被殲-10擊落後,台灣還可以向法方提出要求提供疾風相關的一些補救措施。不管是買整套的,比如說疾風的電戰內建系統或莢艙,或是有沒有更好的配備。甚至能不能配備長程的飛彈,這些都是我方能夠要求的。
戰機售價高 可預留匹配無人僚機空間
戰機採購另一個是價格問題,外傳一架單座疾風-C型大約1.6億美元,陳國銘坦言:「其實疾風是蠻貴的,而我國空軍還是很想買F-35,而法系的武器系統要進來台灣,其實還有一段『前債未了』就是當年採購拉法葉艦等的佣金案,其實這也是我們可以跟他說項的」。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生產的F-16C/D Block 70(也稱為F-16V)交機前測試飛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由於目前每一架美國的F-35的售價約在1億多美元,屬於第五代戰機,而四代版的疾風大約1.6億美元左右,陳國銘說,外傳有某國把F-35售價壓低到8000萬美元,因此疾風被嫌貴,法製的武器系統要搶美系的市場雖有其機會,但是之前法國的潛艦要去搶澳洲的市場,結果就被英美聯手打敗。
陳國銘肯定法國達梭公司執行長特拉皮爾的說法,「他想賣戰機給我們很好,我們可以多要求一些東西,譬如說長程飛彈,長程作戰的能力,還有電戰莢艙(系統)等等要給全套,不只是能與殲-10匹敵,可能要能對上殲-20都能匹敵,這個是我們的利基。疾風戰機出售給台灣,其實是也不是說完全不可能。站在台灣的立場,因為印巴空戰反而可以得利。」
中國官媒央視新聞頻道(CCTV13)於2025.5.17介紹巴基斯坦如何使用中國殲-10CE、ZDK-03預警機等武器,擊落印度法製飆風戰機。截自CCTV13
陳國銘分析,有些人會批評印巴空戰時,疾風戰機敵不過殲-10,這是一般的看法,但「可能駕駛員的經驗或戰場整合能力,甚至連「A射B導」這個傳言能不能屬實,其實都還在討論之中,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就以印巴空戰的失敗案例來向法國要求更多的東西,這個是反向操作。」
2024年10月14日,一架幻象2000正準備降落於空軍新竹基地。路透社
至於發展中的伴隨有人機作戰的無人機「忠誠僚機」,陳國銘建議若要採購疾風戰機的話,就要預留可以匹配無人僚機的空間。畢竟目前台灣的E-2K預警機,應該仍無法做到協同作戰(CEC)的能力,不過,但戰場上雷達光點座標,然後以無線電傳輸戰場資訊的掌握,「這個我們做得到」。但是現在無人機很發達,所以其實假設台灣真的有意要買疾風戰機的話,可能應該要求法方對系統升級,或是說直接在系統上預留提升的空間,未來整合可以指揮無人機/無人僚機的能力,都可以順便要求,因為此一能力很重要。
美國發展能與F-35甚至與第六代、第五代及第四代戰機都能協同作戰的協同作戰無人機(CAA)又被稱為「忠誠僚機」,圖為Anduril公司的協同作戰無人機CAA原型機構想圖。Anduril官網
但由於軍購並非單純採購問題,牽涉到國際政治因素,陳國銘指出,這回到老問題,就是美國的態度很重要,法國達梭的想法很好,「我們反過來也可以操作說,既然法國可以想賣武器給台灣,我們反而可以透過跟美國說,例如問美方尚未交付的武器裝備,趕快交給我們吧!這是反而變成一個槓桿,可以操作。」
至於四代半戰機會不會比不上能做「落葉飄」高難度空戰動作的Su-57,或是F-35等五代戰機? 陳國銘說,其實四代半戰機該有的作戰性能其實都差不多,外國部分的學者與美方專家也評估過,其實台灣使用四代半戰機就夠了,這是一體兩面的,要看實際防衛作戰需求,台灣海峽上空接戰,戰機爬升速度可能是首要需求。
於2025年巴黎航太展中性能展示飛行的法國達梭公司的疾風(Rafale)戰鬥機(或譯為飆風),是第4.5代戰機,具有優異的機動力與爬升率。截自達梭官網
實際看數據,雙發動機的疾風戰機爬升率為每秒304.8公尺,也就是1分鐘內就可爬升到6萬英呎,確實比幻象2000的每秒285公尺性能更佳。
陳國銘直言,看到戰鬥機在基地開放時做各種空中特技飛行動作,「很熱鬧很有趣,問題是實戰的性能來講,可能必須存疑的,實戰時這跟那些特技動作不是太大關係,特技飛官們確實很辛苦,但持平來講,以後AI科技越來越發達,無人飛機可以做到任何的各種飛操動作,但是問題是,裡面的飛行員身體受不了持續高G力,這個是最大的麻煩,以後的空戰其實是另外一回事。而像未來無人僚機,有必要預留空間,這很重要,因為誰都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