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職場霸凌求助無門 范雲推《職安法》修法:明確調查程序、增設再申訴管道

    2025-04-30 14:35 / 作者 陳怡穎
    立委范雲偕工會、勞團召開「終結職場霸凌求助無門」記者會。翻攝自范雲臉書
    明天是五一勞動節,民進黨立法委員范雲今(4/30)日會同全教總、高教工會、勞工陣線等多個勞教團體及職場霸凌受害人,共同召開記者會,宣布推出《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期盼行政院及立法院應儘速審議,補強現行法令漏洞,還還給勞工一個安全、友善的職場環境。

    范雲指出,目前職安法對職場霸凌缺乏明確規範,既無清楚定義,也未訂立處理機制,去年底發生的勞動部吳姓公務員疑遭職場霸凌輕生,再度喚起社會大眾對職場霸凌議題的關注。她自從2021年關注嘉義代理教師輕生事件以,分析過去一年接獲的20多件職場霸凌陳情案後,並與民團討論,推出范雲版的修法草案。

    第一項修法重點,霸凌定義將回歸「行為本質」,不再限於傳統「上下對下」權力關係,也不需等到被害者身心受損才構成職場霸凌。無論是同儕之間、甚至下對上,只要行為明顯不當,即應受調查。

    第二項重點,為避免調查黑箱、拖延,參考性騷擾防治法規範,草案要求申訴機制必須列入母法,明訂調查時限為2個月,並規定外聘委員應占半數,杜絕球員兼裁判

    第三項重點則為增設「再申訴機制」,如對公司或雇主內部調查結果不服,被害人可向主管機關或由其設立的第三方機構申訴,補足現行制度的重大缺口。高教工會強調,這是工會過去就提出的具體訴求,樂見范雲的版本對此將以補足,盼行政院和各黨派支持。

    台大醫院工會楊心慧理事長指出,院內兒科病房有位護理師在懷孕期間遭主管透過群組羞辱、製造人際對立,儘管向院方申訴,調查程序卻遭黑箱,最後全部不成立,且申訴結果未附詳實理由,調查小組全由高層主管組成,嚴重缺乏公正性。

    教育界也有教師出面發聲,蔡姓教師提到,教保員同事在懷孕期間遭違法解聘,還被校長言語霸凌,當她出面向地方政府勞工局反映後反遭打壓,只得黯然離職,連議員都介入向副局長關說;林姓教師則因求助未果、個資遭外洩,甚至在校內遭到孤立,因此被迫撤案。

    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黃湘仙理事長指出,代理教師遭遇職場霸凌時,往往因缺乏編制與外部申訴管道,求助無門;學校是雇主也是霸凌者、結構失衡,代理教師成為職安孤兒,導致霸凌被掩蓋,呼籲修法除納入再申訴機制之外,還要納入外部調查程序,保障教師的基本權益。

    全教總洪維彬認為,教師也應適用職安法加以保障,霸凌來源不僅來自校內系統的主管或同儕,更有來自學生、家長甚至外部社會團體的壓力,應進一步釐清職場霸凌與不法侵害的歸屬和定義。

    台灣高教工會、副理事長翟敬宜指出,幾隔月前調查顯示大專教職近7成曾遭遇過職場霸凌,卻只有2成多提出申訴,多數選擇沉默,顯示現行法規不足,且官官相護,被迫走人的往往是被害人自己。

    勞陣秘書長孫友聯呼籲,行政院應儘速將法案送進立法院,實質修正,才能讓職場霸凌真正「有人管、有法辦」。

    范雲表示,目前勞動部版本草案雖已送交行政院,期盼行政院儘速實質修正並送立院審查,立法各黨團也能超越黨派立場,全力支持修法,為職場中沉默受害者發聲。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