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糞便能治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炎癥性腸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嗎?今年6月,新加坡伊麗莎白醫院胃腸病學家大衛(David Ong)創立首家「糞便銀行」,民眾能趁年輕時存入糞便,將來生病時再移植回體內。
綜合外媒報導,糞便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是新的醫學療法,透過轉移健康者的糞便細菌到病人身上來達到治病目的。有挪威的研究人員發現,腸躁症患者在接受糞便移植後,腹脹、胃痙攣、便秘等症狀都明顯減少,且移植3年後仍有療效。
過去台灣也有位肝臟移植患者因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免疫力下降不幸感染梭狀桿菌,3個月內平均每天腹瀉6次,最終是靠移植健康者的糞便才獲改善。
但異體移植仍有排斥風險,因此哈佛大學生物學家劉教授(Yang-Yu Liu)鼓勵自體移植,也就是民眾必須在年輕時把自己的糞便存到糞便銀行內。對此,胃腸病學家大衛(David Ong)在新加坡創立首家糞便銀行,鼓勵民眾保存自己的腸道菌樣本,不僅能節省異體移植的匹配時間也減少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