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 COURTESY OF JONATHAN MARTIN/NORTHLAND COLLEGE; FROM ANICH ET AL. 2020
2017年,美國諾思蘭學院的森林學系助理教授馬丁(Jonathan Martin)在森林裡用紫外線手電筒照地觀察真菌、青蛙時,誤打誤撞照到一隻夜行性動物北美飛鼠的肚子並意外發現牠們會發出螢光粉紅色。
卡通人物鴨嘴獸泰瑞。(圖片來源/Facebook)
為了要研究這種「發光現象」有多普遍,科學家後來又特別挑了同樣是夜行性動物卻擁有不同演化史、棲息地的鴨嘴獸。結果發現,鴨嘴獸在紫外線下也會產生螢光藍綠色。
這種螢光稱之為「生物螢光」(Biofluorescence)。生物螢光現象係指,生物吸收某一波長的光,再發出另一波長的光線。一般常見的螢光色彩有綠色、紅色、橙色和藍色。除了鴨嘴獸、北美飛鼠會發出生物螢光外,海龜殼、真菌也都有此種現象。
目前,科學家尚不清楚生物螢光的存在意義,但他們猜測與偽裝或個體間的溝通有關。舉例來說,許多掠食者都可以看到生物螢光,所以當鴨嘴獸閉眼游泳時,螢光藍綠色或許能夠作為某種形式的偽裝。
鴨嘴獸是澳洲特有種,早在2500萬年前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屬哺乳動物界當之無愧的元老。
鴨嘴獸第一個奇特之處便是,牠們是世界上唯二的卵生哺乳動物。照理來說,會下蛋的動物不會被歸類為哺乳類,但鴨嘴獸不但有毛髮還會分泌乳汁哺育後代。
鴨嘴獸除了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外,還是極少數會用毒液自我保護的。雄性鴨嘴獸的腿部後側有一根空心的刺,遇到敵人時會在攻擊之餘釋放出毒素,對人類來說雖然不會致命,卻會導致長時間的劇痛。
鴨嘴獸是水陸兩棲動物,在水中時眼、耳、鼻緊閉僅憑知覺移動。
更多太報報導
「別人咬牙切齒,我卻為你流淚。」民國81年KTV縱火案,兇嫌獲家屬原諒含笑伏法
母親名叫「喂」枕下藏刀35年 女兒調查來歷,發現她是爸爸用1000塊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