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八田與一(1886-1942),台灣人大概都不陌生。嘉南大圳的設計者,烏山頭水庫的建造者,八田與一過往備受尊敬,素有「嘉南大圳之父」、「烏山頭水庫之父」之稱。
西元1920年(大正九年),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正式動工。同年9月,為了給工程人員一個安心工作的環境,八田與一在烏山頭建地旁,搭建日式員工宿舍,讓部屬能時時刻刻與家人相聚。為了在短時間中,建造出兩百多戶的房舍,當時採取不少權宜作法,希望可以縮短工期。例如「太鼓落」工法、建築基礎採用砌卵石、土台用鉚丁固定等簡便措施,而這些工法在台灣現存的日式宿舍中,都極為少見。
當時所建的宿舍形式,依據使用者需求的不同,分為獨棟、雙拼、四連棟、八連棟等不同型式。此外,除了基本的屋舍外,也規劃建設了醫療機構、電影院、網球場等公共設施。
(圖/水利會提供)
(圖/水利會提供)
當年的宿舍群,經過2009年交通部觀光局的修復工程後,共保存有四座日式住宅,分別為「八田宅」、「田中/市川宅」、「赤堀宅」及「阿部宅」。
其中,八田宅是當年八田與一的住所,原始空間使用以日式風格為主的獨棟型建築。在其北側的院落中,設有日式庭園,包含石燈籠、碎石子步道、台灣島型的水池等。在主建築的西側,則是因配合八田職位升等,而增建的洋館建築,當時是作為八田技師的書房使用。
八田宅在修復前,已經只剩地基。因此整個修復過程,是規劃團隊前往日本,訪談八田遺族,從中獲得許多舊時照片與手繪稿,之後再配合其他歷史資料與周邊建物考查,完成八田故居的修復設計。
其餘三棟住宅,當時分別為負責機械方面的市川勝次、田中義一、藏成信一及堰堤係長阿部貞壽等居住。整座宿舍群在2009年12月21日,公告為歷史建築。
走出烏山頭宿舍群後,順著一旁小路,走進烏山頭水庫風景區,山丘上的八田與一銅像與墓碑就坐落在路旁。向八田技師致意後,不禁回想起去年4月中,因為政治理念不同,銅像被反日的前台北市議員李承龍鋸斷,迄今下落不明,我們理解每個人有表達自己理念的言論自由,但珍貴的文化資源是無辜的,有些更是被破壞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呼籲大家還是要共同保護這些屬於全人類的資產。至於八田與一的銅像,好在有奇美集團提供協助,並經由王昭旺大師的巧手,複製出一模一樣的銅像,可以繼續讓故事流傳。
八田與一宿舍群的修復、保存,與銅像的被破壞,也可以反思我們社會對於文化資產的態度。是否可因政治傾向的不同,而對於各時期的文資有不同的處置?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反之,對於任何古蹟,我們都應該平等地尊重他們的存在,給予他們一個歷史性空間,完整且細膩地保存於社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