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一種凝聚。跟朋友家人在一起,圍著溫暖的火堆串烤,莊月嬌卸下女食神的光環,落腳純樸的臺東池上,重新認識土地的滋味,也重新認識真實的自己,在田野的餐桌上,找回人與人的真味。
(照片提供/永齡健康基金會)
初秋的池上,陽光溫煦,恬靜的鄉間黑白小屋裡,「謎樂團Enigma」動人的歌聲觸動人心,這是莊月嬌最喜歡的樂團,烤串燒、聽歌和家人朋友快意田園生活,「反璞歸真」(Return-To Innocence)就是此刻她的寫照。
理著大平頭,莊月嬌笑聲爽朗,言談直率,眼神裡卻透著風霜。34歲時莊月嬌與丈夫經商失敗,負債千萬,從賣蝦仁羹起家,不僅在3年內還清債務,從此更以無師自通的精湛廚藝跟美學揚名四海,陸續開過「阿嬌的店」、「食方」、「嬌食」等餐廳,其中,「食方」還曾經被英國出版社Phaidon列為全球百大餐廳。
頂著女食神的光環,她受邀到大陸高端餐廳協助食安把關,當時她開出的條件是3個月先付200萬的薪水,心情卻落寞寂寥,孤身一人在大年初六上飛機,「那個時候去大陸是為了小孩子,我把我自己賣掉,把自己賣去上海給孩子籌註冊費。」阿嬌緩緩說著。離婚,獨自扶養兩個孩子,莊月嬌用她最擅長的廚藝,撐著家。
以為,到了對岸可以有所發揮跟帶來改變,沒想到用鮑魚魚翅等高級食材熬了高湯,老闆最後要她「再加一匙雞粉」,理由竟然是「這樣味道才會更鮮」,而且大家都這麼做。這讓重視食材與食安的莊月嬌大為光火,道不同不相為謀,火速打包行李,返回臺灣。
「那些風浪都是一種假象,是要讓你真正清楚生命的意義在哪裡。」莊月嬌悠悠地說。假,是因為看透人生情愛的悲歡離合,是從奢華的宴席中的覺醒;如今的她,過得踏實誠懇,在臺東池上的日照下,如同秧苗般在土地上扎根,被好食材寵壞味蕾,每一天都活得真實滿足。
(照片提供/永齡健康基金會)
回望前半生風火的過去,2015年定居池上的她毫不留念,「來到池上,我才發現,在這裡才是過生活,現在的我才活得像個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有你拿到手上的食物都是最棒的!」莊月嬌讚嘆!
於是,她在自家小屋前闢了1坪大的菜園,九層塔長得比人高,剛栽下3株做香料的鳥屎椒,還有許多被蟲子啃咬得坑坑洞洞的蔬菜,這是屬於阿嬌的小菜園。三不五時,鄰居騎車經過,就會丟下一袋新鮮蔬果,她曾經一覺醒來,門前的大桌子已堆滿山一樣高的各色蔬果,「我後來還上臉書留言,請大家以後要留紙條說是誰送的。」莊月嬌大笑道。
關心她的朋友與伯樂,紛紛勸她重返餐飲界,「我回不去了!」每天跟大自然相處,從春耕夏耘到秋收冬藏,自然界的力量震懾也感動著莊月嬌,夏天被暴雨淹沒的稻田默默無語黯然低垂,卻在秋天依舊結滿稻穗,大自然讓她學會謙卑,個性也從焦躁轉為平和。
跟著節氣過生活的她,餐桌到土地的距離近在咫尺,對食材的細微變化也更為敏銳。「以前,我以為有機就是安全的好食物,如今我發現,真正好的食物要有特別的口感,而特別的口感,來自食物的生命力。當你吃到好東西,身體會告訴你很舒服,每一個細胞都很開心。」莊月嬌說。
做一個廚師是要為生靈把關的,這是一個責任。
她覺得料理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對食材的想像」,8月橄欖樹開花,心裡就開始期待,每天都會去望望枝枒,然後開始想像要拿這些橄欖做什麼,「我只先採一半,剩下一半我要讓她有不同時間的成熟度,會有不同風味,這是很迷人的啊!」她的眼神閃閃發光。
(照片提供/永齡健康基金會)
「我沒有家財萬貫,但是最少要在孩子們拚事業的時候把身體照顧好,這就是我們最大的責任,來到池上以後就發現什麼都是假的,只有身體健康才是真的。」莊月嬌用好食物照顧自己,讓家人無後顧之憂。
「秋天,我會起一個火,我是從霜降開始起火的。」她邊起火、顧火,思緒飄回童年時光……起火,是一種生火的溫度,小時候只要在外面玩累了,4、5點正飢腸轆轆,遠遠地看到家裡的煙囪冒著白煙,就代表母親開始煮飯了,或者正在煮豬菜給豬仔吃,小阿嬌知道,這代表著等等就可以從地瓜藤蔓間挖到小地瓜當零食,這是她童年最快樂的回憶。
「火給人一種凝聚的感覺,」每當孩子、孫子回來,一家人就圍坐在草地邊,生個火聊聊天,「家就是避風港,孩子回來給他一點安慰,在火光中,人會很放鬆,然後,就能分享最近我有多孤獨,你有多寂寞,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生活方式。」在火光中,莊月嬌散發著母親的慈藹。
這是莊月嬌為家人和朋友起的一個火,你的呢?
撰文:蘇于修
本文轉載自《尋.安心幸福味:20個餐桌故事,找回人情溫暖與安心滋味》一書(永齡健康基金會出版)